第5章 石像生(1/3)
次日,我们动身前往潞王陵。
潞王陵指的是潞简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北郊太行山余脉凤凰山南麓,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陵墓的墓主人朱翊镠,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穆宗朱载第四子,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唯一同母弟弟。
因潞王身份特殊,权倾一时,被当时的朝臣称为“诸藩之首”,万历皇帝称其为“诸藩观瞻”。
叔叔文才勇亲自做我们的向导。“孩子们,这个就是潞王陵的潞藩佳城石坊。”
虽然我已经来过潞王陵很多次,但是这次还是很让我感到震撼。
潞藩佳城石坊的结构为三间四柱,正反两面均镌刻“潞藩佳城”四字。
此外,牌坊上还有二龙戏珠图案,龙的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叔叔,牌坊上面有龙的图案,这有点超乎我的想象。”徐升注视着石坊上面的龙纹。
“那是因为朱翊镠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唯一同母弟弟,深受李太后和万历皇帝宠爱。潞王陵的建筑风格仿照万历皇帝建在北京的定陵,故有‘中原定陵’之称。”叔叔文才勇解释道。
走过潞藩佳城石坊,便是霸气威武的神道,尤其神道两侧的16对石像生,庄严肃穆,神威异常。
石像生作为皇亲国戚王公大臣陵墓前的仪卫性雕刻,是我国古代的雕刻艺术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到了明朝时期,石像生作为皇权的象征,成为明朝陵寝制度中的主流形态,石像生艺术也因此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比如明皇陵有石像生32对。
神道两侧的石像生16对,石文吏1对及控马官1对,14对神兽中包含猰貐、爰居、貔、獬豸、狻猊、辟邪、麒麟等等。
虽然经历了数次朝代更迭,沧海桑田,这些用整块青石所雕刻的石像生,依然棱角分明,纹理清晰,栩栩如生。
“叔叔,这个牵马小吏的胸前的大窟窿被补上了?”我指了指西侧的牵马小吏。
“是啊。关于这个小吏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叔叔文才勇说,“你们想听吗?”
“叔叔,那你给我们讲讲。”顾滢对于和潞王相关的一切都感兴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