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诗惊两大儒(3/4)
叫岳华峰。如今官居翰林待诏,朝廷三品大员,聂贤的副手兼发小,因喜好诗词,有当今诗仙之美誉!就在两人正在讨论如何更好为翰林院广纳人才时,有下人进来禀告道:““聂大人,张志伟张大人说有要事求见。”
“让他进来。”
聂贤从不在自己的得意门生面前端架子,抿了口茶道。下人领命,不一会儿就见张志伟气喘吁吁走了进来。聂贤眉头微微一皱:“何事如此慌张?”
“老师,学生有一事想请您帮忙。”
张志伟躬身施礼道。“讲。”
张志伟稳了稳心神,就将李天顺的案子言说了一遍。聂贤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用带着几分埋怨的口气道:“志伟,这是京兆府的事。就算此人有什么冤情,咱们翰林院也不宜插手,为师劝你还是不要管这等闲事。”
“可是老师,这个李天顺可是学生今生罕见的一个大才。”
张志伟急了,连嗓门都提了八度。“大才?”
聂贤眉梢轻动一下,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子颇有些才气,素来不肯轻易服人,可今日竟把一个死囚说成‘大才’,这事还真有点儿意思!“是的。”
张志伟忙回道:“此人在学生面前做了首诗,堪称绝句!学生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就是我们翰林院急需的人才,且学生也观察过他,认为他绝不可能是那种图财害命之人。”
“绝句?说来听听。”
一旁号称诗仙的岳华峰也来了几分兴致。“是。”
张志伟答应一声,清了清嗓吟道:“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阴惰寸功。”
顷刻间,两位大儒的身子都是一震。号称诗仙的岳华峰,张嘴看着眼前的张志伟,一时竟说不出话来。这首诗写得太绝了!语言上平易浅近,质朴自然,没有一个难解的字句,毫无半点雕琢的痕迹,却出语警策,情意深重。特别是前两句,写窗外的竹影子在书桌上摇曳,野外泉水叮咚,仿佛流入了砚台中。描绘了竹影添案,泉流入池的情景,画面有动有静,意境美妙。一个‘摇’字生动表现出了竹影曼妙灵动、摇曳生姿的画面感,一个‘入’字营造出了野外泉水,静默融入砚池的清幽意境。更是烘托出后两句里的少年性情高洁、勤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