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 第四章 猪的传染病 猪链球菌病(2)(4/6)
:发病猪的病变组织,接种于含血液琼脂培养基,置37c培养24h,长出的菌落呈灰白色、露珠状,应呈α或β溶血。
elisa检测
pcr:可用于猪链球菌感染的诊断、猪链球菌的分型和致病因子的鉴定。测定溶血素基因,荚膜多糖抗原基因,16srrna等。
动物接种:病料接种于马丁肉汤培养基,培养24h,取培养物皮下注射小白鼠01~02l或家兔皮下或腹腔注射01~1l,应于2~3d内死于败血症,并从实质脏器中分离出链球菌。
病猪肝脏组织触片,用姬姆萨染色法染色,可见大量双球状或短链状或单个球菌。注意和球菌或巴氏杆菌的区别。
病猪心血涂片,美兰染色,可见长链状的兰色链球菌。这是临床诊断的最简便方法。
病猪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结晶紫染色不良的革兰氏阳性长链状链球菌,这也是临床诊断的简便方法。
六、防治
治疗
给病猪肌注抗菌药、抗炎药(如地塞米松),经口给药无效。
通常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目前较有效的抗菌药为头孢噻呋(ceftiofur),每日每kg体重肌注50g,连用3~5天;
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或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挫啉钠、恩诺沙星、氟甲矾霉素等。
也有一些菌株对磺胺+tp敏感,肌注给药连用5天。
脓肿型的治疗,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出脓汁,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上碘酊,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菌素药品,短期内尽量避免用水冲洗,防止感染。
预防
1应加强管理,保持营养均衡,减少应激,避免日龄差异在2周龄以上猪只的混养,加强猪舍通风,降低养殖密度,重视猪场环境清洁和消毒,避免划伤猪皮肤而发生感染。
2依据当地的疫情、猪群的免疫状态、本场的饲养管理等实际情况,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3加强检疫。
免疫
猪链球菌病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注射,(灭活疫苗效果一般不理想);
母猪产前,肌肉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