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 第八章 犬细小病毒病(1/4)
犬细小病毒病
(cane parvovir,cpv)
一、概述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cane parvovir,cpv)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为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多发生于幼犬,病死率10~50。
二、病原学
1、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
2、具有细小病毒属病毒典型形态和结构。
病毒粒子小,直径20~22n。
呈20面体对称,无囊膜。
3、基因组为单股负链 dna,大小5323bp,是dna病毒中分子量最小的病毒。
4、病毒粒子有vp1、vp2和vp3三种多肽,其中 vp2为衣壳蛋白主要成分,有血凝活性。
鉴定cpv参考指标:
(1)病毒在4c和25°c都能凝集猪和恒河猴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其它动物的红细胞。
(2)cpv 的血凝特性在经过福尔马林的灭活后几乎无变化。
5、cpv分型:cpv-1和cpv-2,二者在宿主范围、特异性凝集红细胞、基因特征和抗原性上不同。cpv-2可引起高接触性致死性疾病,可分为cpv-2a、cpv-2b和cpv-2c,其中cpv-2a、cpv-2b为主要流行株。
6、本病毒能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增殖,f81和dck常用于分离培养。
(1)cpv不携带也不编码dna聚合酶,需要在细胞分裂期利用宿主的dna聚合酶合成自身基因组。
(2)体外 cpv培养传代时,就必须要在细胞培养的同时或者是最晚在细胞培养后24h之内进行病毒接种,才能使cpv复制增殖。
7、本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1)在室温下能存活3个月;在60°c能活1h;
(2)ph3处理1h并不影响其活力;
(3)对甲醛、β丙内酯、羟胺和紫外线敏感,能使之灭活;
(4)但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