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跑火车(1/7)
国内对于灵河制作的电影,期待度非常高。
即使这一次跟大家官宣见面的几部作品,只有两部是陆严河编剧的,而其中没有一部是陆严河主演。
这几年下来,灵河也像另一个时空的正午阳光一样,完成了自己的品牌形象铸造工程。
数量太多,不敢说出品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口碑与商业价值齐飞,但好歹有下限。
加上灵河这几年已经在业内积累了一个印象:最擅长的就是以小博大。
所以,对于这些制作成本都不超过1500万元的电影,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粗制滥造,而是灵河真的把这条路给蹚出来了。
不靠“大场面、大特效、大IP”来吸引票房的路。
“我不想让电影变成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陆严河在台上发言,笑着说,“我一直说,拍电影,艺术性很重要,创新很重要,找到合适的主创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不亏本。亏本就只能让创作人员的创作信念变成情怀两个字,情怀当然很珍贵,可能够让一个行业生生不息下去,情怀二字不够。我不认为电影是一门单纯的生意,因为很多的电影人,他们其实只要有点赚头,能够生活,他们对于赚更多的钱,不是那么大的欲望的。”
“我看到一个数据报告,说我们国内电影的开机数量,今年终于迎来了五年来的第一次同比增长。”陆严河笑着说,“而开机的项目,很多都是和我们一样制作经费在三千万元以下的中小成本项目,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因为我们都知道,不算海外票房和其他衍生收入的话,每年票房能够破亿的电影,顶破天了八九十部,如果大家都一味地去追逐大制作,大部分项目都只能亏,亏久了、亏多了,又有多少人还会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呢?”
现场的媒体,很多人在笔记本电脑上键指如飞。
虽然现代工具很发达,但是,包括录音笔转文字等功能,都还是要再检查修改一遍。
对于很多资深的媒体人来说,这些新工具都不如自己一把键盘敲得又快又准确。
他们几乎都是实时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更新陆严河发言的最新内容。
抢首发,抢流量。
陆严河现在说出来的这些话,自带流量和话题,对于媒体而言,陆严河说话属于多多益善。
而陆严河现在也非常愿意分享自己对于这个行业的看法,影视剧项目制作的经验。
影视剧不应该是一个彼此小范围竞争的行业,它们要争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