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赵云祭奠(3/5)
许攸闻言脸上倒有几分不屑。他是不喜欢赵云这种人,他认为这种人和沮授田丰一样,脑子里一根筋,拿着无知当勇敢。要不是袁尚瞧得起赵云,赵云今日的行为无异于是来送死的!若是袁尚想让赵云死的话,许攸早就命人围剿且调来弓弩手射击!许攸认为人应该是懂得进退,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道利害关系,而不是单凭一腔孤勇去做愚蠢的事情。
人世间,人与人的想法是大相径庭的。要不《三字经》上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国里每个人物都有独立的思考,所处的阶层,环境,职位,境遇不同,自然有着各不相同的想法和价值观。
但总体上无非三种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一种是利益至上的利己主义,也是生存主义,乱世活下来并且维护好自己与家族利益是最重要的,其它的无所谓。许攸,曹操,袁绍,等等都是这种人。
而这种人占据了绝大多数。
第二种是理想主义,心中充满忠义之道,有着追求理想的宝贵节操。赵云,关羽,沮授,等等是这种人。
这种人的比例很少,凤毛麟角,且每个这么想这么做的人都是一个传奇。
第三种是避世主义,这其实也是一种生存主义,只不过他们这种人的生存之道是在乱世避世,躲避纷争,也不想出仕为官。司马徽,黄承彦,初期的司马懿都是这种人。
不过这第三种人一旦出仕往往就会变成第一种人。毕竟为了活命和安全最初这些人是连官都不做的!然而一旦逼着这些人出仕当官,他们也会为了生存千方百计的活下去,手段自然是残酷和阴险的。
在重兵把守的一处营帐内,公孙瓒的棺椁静静停放着。营帐外挂满了白幡,随风飘扬,显得肃穆庄严。内里的火盆中燃烧着熊熊火焰,照亮了整个营帐,投下阴影交错的光影。两个老兵站在一旁,手持纸帛不断往火盆里投放,为公孙瓒守灵祭奠。
阴风阵阵,寒意袭人。赵云身穿甲胄,裹着麻孝之衣,脸上带着沉痛和哀伤的神色。他缓步走进营帐,脚步轻柔却又坚定。在这肃穆的氛围中,他显得格外沉稳和庄重。
赵云走到公孙瓒的棺椁前,双膝跪倒,以君臣之礼开始叩拜。他闭上双眼,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