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以夷制夷(3/6)
和引诱的倭寇应该是狗奴国的兵马,这个国家与邪马台国不同,是一个崇尚战争和暴力的国家,旨在侵略和血腥统治。狗奴国同邪马台国一直有战争,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是却能和邪马台国在倭国的战争中平分秋色,分庭抗礼!
而邪马台国的统治者卑弥呼女王则是奉行融合与学习态度,与大汉交好。而原史中公孙康往邪马台国驻军也是帮助卑弥呼女王对抗狗奴国。
这个狗奴国在很多日本史学家的眼中,是后来大和民族的前身。对狗奴国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最初打不过邪马台国,于是往日本东部迁徙,后来发展,并且在卑弥呼女王死后灭掉了邪马台国;另一种是狗奴国发展成为另一个国家,熊袭国。
但历史界更倾向于第一种结局说法。
其实在许昌之战被吕布击杀的难升米,在原史中后来成为邪马台国的将领,并且替卑弥呼女王出使曹魏。只不过这个历史节点,难升米还没有投靠邪马台国,依然隶属狗奴国。孙权的穿越影响了难升米这个人的历史走向轨迹。
袁尚穿越而来,着实体会到这狗奴国的倭人更具有后世倭寇和侵略者的本性!于是袁尚便起了提前阉割倭族的想法!只要把狗奴国消灭掉,这支倭国中的侵略基因就会被减除,之后再把仰慕中华文化的邪马台国同化和通婚,就可以融合东瀛的确的血统,成为大汉的一份子。届时在邪马台国设立大汉都护府,形成行政机构和军事据点。以时间长河流逝,东瀛诸岛就是后世中华的一部分了。
既然理清了思路,也了解到了当下战争的局势和复杂性,袁尚决定采取“以夷制夷,借力打力”的方式去解决倭寇问题。
一旦提到三国时代的倭国就绕不开辽东公孙家族和卑弥呼。
公孙度和公孙康父子在袁尚剿灭乌桓后就对袁尚称臣,岁岁纳贡,但实际上是自治的,但好歹是大汉的诸侯和军事力量,公孙家族旨在通过对高句丽,倭国,乌桓的压制和统御去巩固自身的统治力。
袁尚立刻安排荀谌和田畴二人为使者,前去辽东面见公孙度父子,并且邀请父子中一人来许昌见袁尚,商讨倭寇之事。
另一个人就是神秘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出现于史书《后汉书·东夷列传》以及《三国志·魏书·倭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