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极乐世界(3/5)
项目都是采用最高科技技术制造的,甚至有许多市面上没有问世的一些科技也在这里预先展示。
但是群众的需求并不仅仅是这些,所谓服务行业没有服务是肯定走不长远的,当初由于资金问题,已经没有过多的钱来做宣传和服务了,群众进来后只能通过路标来识别方向,午餐晚餐也只能潦草应付,甚至周围也没有宾馆这些东西,玩到很晚的人们还必须坐车回家等等,这些事情是大事吗?
不是,但确能给一个刚刚成立的游乐场带来很差的口碑,口碑一旦不好,后续想要吸引客人就非常难了。
或许有人疑惑,这种事情他难道不知道吗?我只能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当初一度认为只要硬件设备条件够好,这些所谓的外因根本不成问题。
看到这里各位读者想必也明白了,杜长青的父亲思维是属于单点延伸型的,简单来说就是这类人适合做科研而不适合经商,经商需要的能力太多了,捕捉市场的眼力,果断决定的判断力,以及一点上天眷顾的运气等等,这些他都没有,他有的只是对事物专研的热情。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他即将破产的时候,他儿子从国外回来了,为什么要提他的儿子呢,因为他的儿子杜长青是个商业天才,杜长青回国后看一了眼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不过口碑的问题想要拯救并不容易,但是杜长青有自己的方法,虽然他父母都是普通人,但他却是个“命运者”。
“出神入微”便是杜长青的命运,这个命运非常强,强到他从觉醒的那一天开始就处于被命运监管局监视的状态中,因为一旦此命运失控,那么他是要被当即执行死刑的,直到他高考结束后,那边才放松了对他的监视,并邀请他加入命运监管局。
不过他好像对那些事情没有兴趣,但监管局也不可能让其脱离自己的管控,所以和他签订了一些条款,确保杜长青的安全性,如今他算是监管局的编外人员。
其实他知道自己“命运”的效果,所以对于命运监管局的一系列操作并没有意外,在他从京城大学毕业后便去到了国外,表面上是去深造,其实也确实是去深造,经济学就是他在国外学的,只不过在学习之余,他还需要完成监管局指派的任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