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从中斡旋(1/6)
林日新这几天都在办公室里研究全国各地政府关于新能源汽车招商的优惠措施,由于这类优惠措施都属于保密协议,他在网络上根本无从查找,只得根据苏志诚提供的文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测算。
根据君天多年来的运行模式,一旦董事局做出了投资决策,林日新这个执行总裁必须针对这项投资进行全面的分析测算,包括国家政策走向,市场预期,内在风险以及资金保障等等方面,然后再制定投资步骤,确保让风险降到最低。
从他内心来说,他一直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感到不十分的放心,尽管他也对倪大路的干事创业激情比较欣赏,但这隔行如隔山,虽然国家层面这几年出台很多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是,他知道国家政策的扶持也会导致社会资本盲目投资,因而很可能会造成行业产能过剩,进而形成内卷。他看着材料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了一件往事。
几年前,国家大力扶持光伏产业,欧美国家对这个产业政府补贴也很大,一旦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利润率将会很高。所以,当时全国各地的光伏生产简直有风起云涌之势。也有几个自称在国内光伏研究方面领先的大学教授,找到君天集团,说他们提供技术,让君天投资生产光伏产品,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如果君天公司生产的光伏产品进不了国际市场,他们的技术报酬分文不取。
可是,当赵向军就进军光伏市场的问题,征求林日新意见的时候,他却坚决反对。他认为光伏产业本身技术含量不高,投资门槛也不高,既然大家知道其中利润高,大量的资本将会在这里积聚,君天作为跟风者,一下子也不可能研发技术含量高的拳头产品,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还说:
“老赵,有时你所看到的繁荣,其实不过是过度投资形成的泡沫,当泡沫散尽,所有的投资将也会像泡沫一样烟消云散,剩下的只会是一地鸡毛。”
在他的反对下,赵向军最后把对光伏产业的投资否决掉了。
果不其然,国内的光伏市场经过短暂的繁荣之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调整了光伏补贴政策,并对国内一些光伏生产企业实行反倾销调查,整个光伏市场立刻就陷入了低迷状态,那些跟风涌入光伏行业的中小企业一下子跌入了产能过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