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甄嬛传之冯若昭070(2/2)

整个晚宴珠光宝气,五光十色。

    冯若昭与雍正并排高坐在最上面的位置上,正常来说,冯若昭一个贵妃是没有资格与雍正并排坐的,但雍正特意吩咐了让她来坐,而且还说有惊喜要给她。

    冯若昭想,雍正应该是要给她晋位了,大概是皇贵妃,以她的出身,虽说雍正已经将她抬入满州正白族,汉军旗的出身到底摆在那里,离皇后的位置还有一段路要走。

    不过皇贵妃她也满意了,皇贵妃位同副后,有了皇后的情况一般不会立皇贵妃。

    同理,后宫有皇贵妃的情况下,一般也不会另立皇后,也就是说,冯若昭成了皇贵妃后,她就是这紫禁城里的三大巨头之一了。

    果然,宴会刚开始,雍正就让苏培盛读了她的册封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敬淑贵妃冯达拉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 着即册封为皇贵妃,钦此!

    冯若昭跪地接旨。

    身后传来妃嫔和文武百官的深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冯若昭的册封圣旨后,又开始了皇子的册封旨意。

    小六被册封为端慧郡王,其他的阿哥都是贝子,都没有封号,可见雍正对小六的看重。

    爱新觉罗允禟的妻妾子女都允许回京居住,以前他们都在西宁,后来因为小六说情,爱新觉罗允禟被放了出来,其妻妾和子女却仍然在西宁。

    现在雍正放开了对他的管制,他的妻妾子女都成了自由人。

    爱新觉罗允妻妾子女原就在京城,雍正只是同意以后他子女的婚事由他自己安排。

    要知道,这个时候皇室宗亲的子嗣都是由皇上安排赐婚,不少格格更是被送去和亲。

    现在雍正允许爱新觉罗允自己安排他子女的亲事,这个恩典非同一般,他以后都不用担心女儿会被送去和亲了。

    毕竟爱新觉罗允禟和爱新觉罗允都已经是亲王,再封就只能是铁帽子王了。

    以两人的资格,以前又是死敌,铁帽子王现在是肯定够不上的,只能恩及两人的家人,这对两人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

人气小说推荐

宫斗险恶:娘娘步步为营
宫斗险恶:娘娘步步为营
【精致利己主义+注重家族荣誉+不双洁纯爱】因为一张俏丽的脸,初入宫门,她便和嫡姐的身份地位有了天囊之别,但因为她们姐妹俩人都注重家族荣誉,嫡姐虽对于这种结果心有不甘,但还是会尽力助我一臂之力。选秀之时,也是因为这张脸,为今后的日子埋下祸根,为了活命,她只能步步为营,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要爬上高位,坐上那把交椅。同时也因为身份和容貌,在皇上心中留下印象,为她往后争宠铺了一条星光大道,此生,她不仅是沈家女,更是沈佳怡,她要势必要和这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平起平坐,子嗣,权钱,她全都要。挡我者,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咸鱼翻身中
官场狂飙,从和女书记搭班子开始
官场狂飙,从和女书记搭班子开始
关于官场狂飙,从和女书记搭班子开始:2000年末,孟寻临危受命,前往红山县主持政法工作,且看他如何凭着领先未来二十年先知先觉优势,打黑除恶,造福一方,在尔虞我诈风波诡谲官场上步步高升,一路狂飙到权力巅峰。
猫饵
哥们竟是曹操型上单?
哥们竟是曹操型上单?
什么是顶级上单? 有人说,从对线期一直送到游戏结束的上单才配叫顶级上单。 有人说,十人混战九人亡,
左鸽丶icl
九变屠神决
九变屠神决
关于九变屠神决:吞玄武,噬九婴。达九变,乃屠神!
翠柏寒杨
苟道:修仙吉凶任我选
苟道:修仙吉凶任我选
林枫一不小心就穿越到了仙侠世界。 他呀,本来没啥大志向,就想在这灵云集平平安安过一辈子。谁知道呢,突然就觉醒了一个趋吉避凶系统! 这系统可厉害了,啥都知道! 众人争抢的筑基草? 【小吉:去给自家灵田浇浇水,就能得到两株筑基草哦!】 让众多修士头疼的天赋问题? 【大吉:浇完灵田,再去醉风楼快活快活,就能收获一位美娇娘当老婆啦!和她双修,灵根天赋马上提升!】 有了这个趋吉避凶系统,林枫每次都能在危险来
今天有雨
重生73:怒怼吸血亲戚,坐拥空间吃香喝辣
重生73:怒怼吸血亲戚,坐拥空间吃香喝辣
关于重生73:怒怼吸血亲戚,坐拥空间吃香喝辣:重生1973年,王大庆站在命运的分叉口。前世,他被极品亲戚联手算计,丢了正式工人的名额,被迫下乡,苦熬五年却落得家破人亡。这一世,空间在手,粮食堆成山,猪牛羊管够!堂哥想再坑他?反手撕碎!未婚妻还敢算计?立刻踹飞!别人下乡勒紧裤腰带,他锅里炖肉、碗里飘香,活得比城里人还滋润
风一样的辉
简单写作1000章节
简单写作1000章节
关于简单写作1000章节:阅文质量管理中心,以积极敬业的态度,和对用户体验的高标准要求,严格按照质量发布标准完成阅文产品每个版本的测试工作,竭诚为广大阅文新老用户提供最好的阅读体验体验。QATEST605
julie7
诸天之神象镇狱
诸天之神象镇狱
地球青年林羽在探险的时候遭遇意外,灵魂穿越混沌虚空时偶遇金色小人,获得《神象镇狱劲》的部分传承,
万古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