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计算数学(舵主加更)(3/9)
国华请了半天假期,领着三小只报名去了。
陈小敏才五岁,也被他安排去上学前班了。
如果接下来一年,她学得好,那明年九月份,便让她直接读一年级。
反之,就继续读学前班吧。
现在陈国华不差这一两块钱的学杂费了,直接给她安排读书就可以了。
省得天天他母亲那么老了,还要盯着小家伙读书。
这个时代读书,城市和农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农村的学费或者说学杂费,按照上级命令,贫苦家庭可以申请用柴火等作为学费的。
一般来说,每个学生两捆柴就差不多了。
还有些学校就更简单了,直接在寒暑假的时候,让学生拾麦子、挖药材等勤工俭学的活动。
但如果是城里的孩子,那就不同了,小学是五年的,每学期的学杂费是八毛钱。
语本费另交,也就是书本费,这个大概是四到七毛钱左右。
所以,给陈小梅和陈小敏两个小家伙报名,学费是一块六毛钱,书费的话,前者七毛钱,后者四毛钱。
总共加一起,也才两块七毛钱。
反倒是陈小月报名初二的报名费,光是每学期的学杂费就需要一块五毛钱。
课本费的话,总共需要两块六毛钱。
如果是初三的话,还会多一门化学,那就需要多交三毛钱了。
所以,陈小月一人的费用就需要四块一毛钱了,加上两小只的费用,便是六块八毛钱。
这就是很多农村人难以供应小孩上学的原因之一。
学费可以免,但书本费这些却是免不了的。
给三小只报完名之后,陈国华一行人又去了北大燕园。
他自己也需要报名啊,不过呢,他不需要交任何费用。
甚至他还能领不少东西回家呢。
来过几次北大的陈国华,刚踏进校园就察觉到了不同。
有不少黑乎乎的人背着被褥,或是背着布袋行走在燕园的校道上。
这些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见谁都乐呵呵的,还特别容易脸红。
见着一些穿着裙子的女同志,还害羞不敢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