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七件事儿(求订阅)(10/15)
方向的县城作为参考点,又前进多少公里。
甚至是精确到了多少米,在地图上面,都被他标准得十分清楚。
并且他是准备了好几份这样的图纸,还简单测绘了一下图形、海拔等数据。
他给杨洪洲等人的解释,就是这些图形数据都是他预估的,不算非常准确,只能说是作为参考。
至于具体怎么得来的,他说是通过目前现有的海拔等数据,慢慢计算出来的。
甚至为了让他们相信,陈国华还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不少计算草稿纸。
六沓厚厚的草稿纸,天知道他计算了多久。
“如果是我们的晶体管计算机出来了,按照每秒几十万次的计算速度的话,那么我能提前十天把地图交给你们”
听到陈国华的这句解释,杨洪洲他们都感激地说不出话来。
之后,杨洪洲他们就再次离开了京城,踏上了大西北之旅。
一旦进入罗布泊,那么是否还有归途,就只能看天意了。
陈国华无法前往,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对方了。
而第六件事,便是陈国华进入北大当老师的事儿。
徐献瑜教授是批准了陈国华进入北大的事儿,但关于代课这事儿,却暂时没有出现。
毕竟老师们都有自己的课,也没有什么突发状况。
即便是有突发状况,那也得刚巧陈国华有空啊。
所以,就这件事来说,除了给陈国华制作了一个工作证之外,就没有其他事儿了。
而且他还是按照助教老师来领取工资的,每个月是五十一块五毛钱。
这个是最低档次的工资标准。
在没有课程的这段时间,陈国华还是需要编写磁芯板和程序语言这两门课程的讲义。
这两门课程,将会在下学期的时候,成为北大计算数学专业的大二课程需要学习的科目。
没办法,由于北大也是刚成立北大计算数学教研室没多久,所以很多课程都不是很完善的。
伴随着技术发展而同步更新这些课程教材,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儿。
所以,陈国华想要领北大老师这份工作的工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