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血淋淋的现实面前(6/7)
个没功名的普通人。
沈岩的情况怎么说呢,就是个普通的族人。因为有了秀才功名,每个月能从沈氏家族领取三十斤大米,还有府学里的廪米。
“来了,赶紧坐下。”沈大伯非常的热情,这份热情,在过去二十年的人生里,沈岩很少感受到。
见礼之后寒暄一番,沈岩才局促的坐下。
“最近钦差大人那里,可有什么消息。”沈大伯拉着沈岩吃喝一番之后,才不紧不慢的问他。
“钦差大人何等地位,侄儿也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只是跟他身边的副官范兄,还算有些接触。”沈岩其实每天都能见到贾琏,原因很简单,贾琏身边也需要一个本地人,随时的了解地方上的情况。
自打决定抱紧贾琏的大腿后,沈岩真是一点都不带遮掩的,连打行受谁指使闹事的事情,都完全交代了。
对此,贾琏倒是反应平淡,类似的事情还用想么?哪个城市不是这样?广州苏州这样的大城市还好点,下面的乡镇才要命呢。皇权不下乡这句话,真不是乱说的。不是说皇帝不想让权力达到基层,历史上也不是没做到过。比如秦汉时期,刘邦就是个亭长,基层是有一套班子的。
东汉时期,基层权利被门阀士族豪强侵蚀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皇帝的手里。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其实是最有机会改变这个局面的人。可惜,他骨子里是个农民的底子,为了节省朝廷的开支,搞出来的一堆制度,给子孙后代遗祸无穷。
(ps:现在网上一堆明吹,实在是太夸张了一点。朱元璋是个吃饭该怎么分座次都要规定清楚的皇帝,这么说大家懂了吧?不否认朱元璋的功绩,也不要过分吹捧。尤其是dy上面,简直无底线的明吹。明朝就皇帝而言,多数都是不合格的。就说一条,明朝开启了大航海,却错过了大航海。即便是开启大航海的朱棣,因为醉心于个人的武功,间接的埋下了湮灭大航海的祸根。)
“钦差大人有啥喜好,你打听到没有?”沈大伯没有太多的失望,毕竟那可是贾琏啊。知道的越多,对贾琏就越发的敬畏。
没法子,贾琏身上的光环太多了,本朝最年轻的状元,最年轻的巡抚,最年轻的代总督。就算是搞作坊,苏州地面上最成功的商人,跟贾琏相比,那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