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无题(5/6)
大家都看了。奥斯曼帝国的使者已经到了南洋,正月里就能到。荷兰国愿意就爪哇归属进行谈判,代表也是正月就能到。再有就是西宁王传来的消息,罗斯国的使者抵达迪化,最多两个月就能到京城。如何与三国展开谈判的问题,需要一个熟悉西洋事务的大臣坐镇。为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还是尽快确定人选。”
这事情急么?真不急,毕竟人到了,还要在边境滞留半个月,以免来使中有染病疫者。算起来,最快也要二月才能开始谈判。
现在年都没到呢,时间还有的是。
所以张庭恩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事情,肯定是有所指的。
承辉帝露出明显的诧异之色,说明事先张庭恩并无沟通。嗯,现在说,也算是提前了。
承辉帝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想太多,不就是针对贾琏来的么?过去几年,贾琏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承辉帝想做的。
张庭恩这个时候提这个,其实就是在暗示皇帝,该把人调回来了。
承辉帝并没说话,他不打算替贾琏做主,还是希望听听贾琏的意见再说。南洋的事情,看似大局已定,实际上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
“荷兰人要来京师谈判,二殿下就不该答应,这是缓兵之计。”李清很明确的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以前他的态度虽然不明确,但更倾向于李元是肯定的,毕竟一个温和的贤王,做文臣的没有不喜欢的。现在的局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李元都去了南洋了,想回来很难了。这个话看似是冲着李元去的,实际上还有拦着贾琏回来的意思。毕竟南洋那一摊子,一直是贾琏在负责。如果不是孙化贞中风了,贾琏还在婆罗洲呢。
还有一个事情,内阁集体都是对皇帝很不满的。那就是他秘密调贾琏回国去江南,事先真是一点风都没漏。等到贾琏回到广州,内阁才知道。
“李相所言极是,贾不器还是两广代总督,此番回京也是来述职的,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林如海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他不能明着支持贾琏就此留下。这不符合程序。
其实承辉帝还没考虑这个问题,把贾琏留下来简单,南洋丢给李元,皇帝也不是很放心。
郭衍一看林如海都说话了,立刻接过:“陛下,贾不器确实是能臣,但凡事不能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