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军火交易,刻板印象(3/7)
不少时间呢。
这个外派使者,实在是一个苦差事,唯一的好处就是回来后升官快。以顾明为例子,现在是六品官,出使奥斯曼,留驻五年为使臣,期满后回国,最少是个正四品。当然了,这一类官员如果朝中没有人,天花板也不高。真是朝中有人,也没必要冒险出海博一下了。
鸿胪寺出身的顾明很识趣,表示一定把礼物交给丘吉尔将军。
船队离开广州后,先去了大员岛,转道雅加达,顺便护送一支运输船队过去,上面有不少流放的囚徒。
之所以没有商船随行,主要是担心刺激了英国人的神经,毕竟就海军实力而言,距离英国皇家海军还有很大的差距。后装火炮没有出现之前,贾琏不敢轻易冒险。再者就是海军作为探路先驱,此去奥斯曼帝国,后续还要转道英法进行友好访问。来回一趟,再快也要三年以上。
在雅加达,获悉英国人已经退出马六甲海峡,将槟城与李家坡两地交给南洋海军,真正意义上确定了南洋为大周帝国的内海。贾琏实质上已经完成了开疆拓土。船队抵达印度时,果然遭到了英国舰队的询问,得知是大周使团的舰队,对奥斯曼及欧洲进行友好访问,皇家海军鸣礼炮致敬。
作为这支舰队的指挥官,前皇家海军上尉杜克,下令鸣炮回礼。
丘吉尔少将收到了贾琏的礼物,一套珍贵的瓷器,一箱茶叶,以及一箱左轮。
高兴之余的丘吉尔,生意细胞开始快速繁殖,觉得往欧洲卖左轮是一个不错的买卖,于是写信给贾琏,表达了对礼物的感谢之余,还提出了做左轮生意的可能性。
说实话,收到回礼和回信的贾琏有点意外,左轮这玩意怎么说呢,眼下欧洲还流行决斗啊,用燧发枪短枪决斗,死亡率本来就不低,换成左轮,那不是两败俱伤的几率更大一些么?想想就觉得,太过罪恶了。但怎么说呢,卖左轮挣钱啊,一把左轮本钱不过二十元,卖给丘吉尔,翻一倍不过分吧?算上独家出品,再翻一倍不过分吧?
这买卖做得,就这么定了。
贾琏立刻回信,并报上价格,上门提货,每支左轮售价一百银元(附一个基数弹药),五百支起卖。
最后决定卖一百元时,良心上确实有点过不去,可是想到别人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