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不识抬举】第章 第章 第章 )(3/5)
要带他?”
曹丕说道:“仓舒年纪太小了,怕路上出什么意外。”
曹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带上曹冲不太妥当,十几岁的小子身体还没长好,病上一场说不准命就没了,去年不就是这样?何况曹冲这文不成武不就的,旁人放个冷箭他恐怕都躲不开。
曹操见曹丕一脸忧虑,瞧着有那么点当哥哥的样子,便笑着说道:“我只说他若吃得了苦就考虑带上他,又没说肯定会带,到时看看情况再说吧。若是此行会有凶险,就不带他了。”
曹丕听曹操这么说,也知道自己是想岔了,以曹操对曹冲的喜爱,自然不会让曹冲涉险。
荀对曹冲跟不跟去打荆州倒不怎么在乎。
荀出
身世宦之家,自幼饱读诗书,对曹冲送给他们人手一本的《伤寒杂病论》比较关注。
这种装帧方式,这种纸张材质,简直让荀耳目一新。
他家中也收到过曹丕让人送来的纸,只是纸这玩意对普通人来说挺稀奇,对他们这些人来说也算不得多珍贵,纯粹是平日里用得不多罢了!
现在拿到这么一套分量不小的书,再看看里头所涵盖的内容,荀顿时响起曹冲说过这纸张成本十分低廉,甚至能用来印刷书籍!
听曹冲空口无凭说印书,跟真正拿到这种装帧良好的新书,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回到邺城后,荀便忍不住对曹操说道:“我觉得医书虽然该印,但别的书也不该落下。”
哪怕是用抄的也好,好歹也多抄些儒家经典。
如今世道那么乱,比之孔子所在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也不遑多让,仗固然是要打的,文教之事也不能落下!
若是不能将礼乐教化捡起来,便是统一了天下,又如何将它治理好?
见荀脸上带着几分急切,曹操笑着说道:“你与崔琰他们商量商量,看他们要不要选几本书出来印刷。”
荀点头。
崔琰出身清河崔氏,又是曹丕老师,向来得曹操看重。
荀走后,曹操读起了许都那边的来信。
写信的人是个老熟人,郗虑。
郗虑在信中写孔融对曹操多有不满,经常聚众议论朝政,最近更是时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