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092(2/5)
璐优先考虑一年生的,薏仁、扁豆、红花、王不留行,当年就能开花结果采摘换钱……虽然不值钱,但大面积种植,薄利多销,应该也能积少成多。
还可以再种点两年生的,当归、独活、菘蓝,过了明年冬天就能大量成熟,价格稍微高点,价格波动也不会太大,基本稳赚不赔。
多年生的好处就是可以连续采摘多年,不用每年重新繁殖。像金银花、百合、芍药、贝母……嗯,这么算下来,她租的地还太少了。
租地合同签的是三年,从收完油菜开始生效,算好日子,花了几天时间开车带黄药师买苗种。
县城基本没有,要去到隔壁云安市,甚至省城,中医学院,她都去过,咨询过许多专业人士的意见,把人家的建议和指导,联系方式……拿小本本记下。
种药讲究产量,赚不赚钱,赚的多少,除了当年药价大环境外,更重要的还是产量。而产量高低,如何提高产量,又跟温度、光照、湿度、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等多重因素有关。
徐璐一面请教专家,一面从省城新华书店买了一整套的专业书籍回来,光笔记就做了满满一本。
她二十年的人生里,还从没这么兴奋、努力过。
买回来的草药种子,按照黄药师教的,先用温水泡过,再撒上专用的肥料和农药,埋在土里,上头盖上稻草,每天太阳最辣的时候撒一层薄薄的水。太阳落山再加一层稻草,免得把种子冻坏。
那可是比稻谷和包谷都金贵好几个倍的呢,全家人视若珍宝。
连最小的宝儿也知道,那是“药药”,不能上去踩踏,小伙伴们说要上稻草打滚,把小家伙急得不行。人家又是大孩子,他打不过,只赶紧把大门关得严严实实,谁也不许进来。
左邻右舍有养鸡的,偶尔也会跑进一两只来,他拿根小棍子,“嘘嘘”的叫着,不让它们把种子啄走。
那些种子,徐璐一天里要看三四回,小心翼翼扒开稻草,摸摸温度和湿度,看看有没有霉坏的,或是被虫子啃了的……像伺候小祖宗一样精心。
进梅看不过意,扶着肚子慢慢的挪到她跟前,“妈,战文能挣到钱,不用你这么辛苦。”年后,龙战文和进芳都升了个小头目,工资涨了三十块,比以前那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