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4/6)
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达到可以多年保存的效果。如今这些步骤都被省了下来,节约的是成本和时间。再加上铅的性质易于雕刻,省工省时。雕版印刷至此已经到了完美阶段。
活字印刷类似于西方近代的铅活字印刷术,配套古早时期的印刷机和油墨。整体而言面对现在的雕版印刷没有什么优势,不过印刷报纸刊物等倒是更加合适——因为这是常年印刷大量且不同的印刷物,这个特性决定了活字印刷更好。
新世界报业发展的很好,所以才形成了雕版与活字并行的印刷术场面。
两者相加,再加上造纸术等技术,使得印刷成本下降的厉害,即使是升斗小民也能买的起印刷品。印刷品就是的承载物,业的繁荣也是以此为基石的!
最后就是金钱了,之前一些原因只说到了商人能赚到钱,可是商人能赚到钱并不是全部,一样重要的是作者也能赚到钱。
这样说起来或许很庸俗,但现实是不为钱工作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想做一份能赚钱的工作。
在新世界中业是在大约四十年前开始出现大发展的迹象,也就是那时候报业开始脱离邸报这种原始的模本,出现连翘记忆中和现代报刊很像的成品。
第一位赚大钱的作者蓬莱居士也是当时出现,他的一本《唐门虎子》,讲的是某朝末年著名将门扶大厦之将倾,外击胡虏的故事。基本格调类似于《杨家将》,出版之后大受欢迎,大江南北广为传阅,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蓬莱居士是第一位将报酬和印刷量挂钩并且因此大赚的作者,虽然盗版使他损失了不少钱,可一本《唐门虎子》还是让他一口气赚了五千两银子,后面陆陆续续再版,前前后后快一万两。
后来这个数目被不断刷新,可是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的事情。也就是从蓬莱居士起,所有人才知道写这些很多人看不起的竟然能这么赚钱,这直接使很多穷文人投身于此。
中间四十年,出过不少好书,也出过不少好作者。最近风头正盛的是北边的洛北公子宋志平与南边的草堂老翁丁一新,号称北宋南丁,一时瑜亮。而在这之下还有十几位界的‘红人’,套用连翘原来世界的话,那就是大神。
而他们一发书基本上就是大新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