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2/4)
,这些来访者的心态非常好揣摩。
首先,他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讲究一个文雅体面,不可能如同市井人一样动不动就闹起来。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这种拒绝不见读者的事情发生在别的作者身上会让读者不爽,发生在《宦海》的作者乔琏身上,忽然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了。
之前《海上归来记》就让外界对‘乔琏’有了各种奇妙的猜想,其中最有市场的一种说法,就说乔琏恐怕是某个豪门大户的年轻公子——这种说法最有市场并不是因为没有其他说法能够相抗衡,更多是因为这种说法更得一些妙龄女子的人心。
自古佳人爱才子,她们想要把偶像想象成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这有什么错?
没毛病。
然而除开豪门大户贵公子的人设,‘乔琏’身上其他的猜测也是往高大上那边去的。实在是连翘对于富贵生活和炫富这一命题诠释的太过成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富贵红尘里的人,实在写不出那样的文字。
于是关于‘乔琏’出身富贵门庭的传闻就甚嚣尘上,虽然没有官方认证过,读者却是默认了的。
现在《宦海》一出,人设不免有些改变。因为从《宦海》的开头来看,这必然是一个很熟悉小民特性,并且了解乡村生活的人。
在中国传统里,涉及到‘乡里人’以及一些乡里人生活的片段的不少——就算是描写贵族家庭生活的《红楼梦》还有一个刘姥姥呢。但是这些内容往往是一鳞半爪,浮光掠影就算过了,真正像《宦海》写的这样生活,这样家常,那是没有的。
所以大家判定乔琏至少是在乡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不可能只是道听途说那么简单。
除此之外,《宦海》里面关于科举全都是扎扎实实的真东西,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硬核的过分。如果是一个不了解科举的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或者厉害一点说,绝大多数经历过科举并且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些内容。
“金石之言,金石之言!说来可笑,我们平日读了多少微言大义,看了多少程文集子,临到终了这些书竟没有一本子将科举学习之道讲的通透起来!”他们是这样说的。
按照他们的想法,这位名叫‘乔琏’的作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