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 63 章(2/5)
有意见?而颇有微词又有哪些会因此就不再看《宦海》了?
吃瓜群众们就是看个热闹而已,其实什么影响都不会有。
这群作者的新闻多了去了,有的是总是惹是生非的作者,也没见那些读者就不读书了。乔琏这边不理会玉湖散人的拜师,这算什么,毛毛雨啦!
刘盈盈到底是行内人,转头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也就不再劝连翘了。
连翘把报纸还给她的时候就道:“若是到时候有人过来询问哪里去寻乔琏,可别说漏嘴了!”
“知道的!”
连翘一直不想将身份暴露,私人信息更是被有意识地保护起来了。所以整个嘉定第一报馆知道连翘就是乔琏,以及她的家庭住址之类信息的就只有刘盈盈、张贵子和《朝日报》的主编了。
因为连翘的要求,这些人从来没有往外说过,包括上次好多读书人说要来拜访乔琏的时候——如今正是《朝日报》和连翘合作如胶似漆,捧着连翘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做让她不快的事情。
现在一个玉湖散人,当然也不会让他们有什么改变。
玉湖散人,也就是彭冬生,在等到连翘‘玩去’两个字之后依旧发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文字。其实这就是炒作而已,将自己弄的非常诚恳,若是对方被感动了答应下来最好。若是没有,他就顺势去一趟嘉定,让对方不得不答应。
在他的经验里,文人都是好面子的。自己这么诚恳了,这就算是给足了面子。再加上硬生生拒绝这么诚恳的一个,在普通人眼里始终是太不近人情了,考虑到影响,不管内心是怎么想的,也会答应下来。
于是安排好苏州这边的事情,他就打算亲自走一趟嘉定。
临走之前他的编辑欲言又止:“冬生,这件事恐怕不好办,你再考虑考虑那个乔琏看上去也不是个书呆子,这等谋划恐怕很难。”
说实在的,会被彭冬生这一套绕进去的书呆子应该早就绕进去了,在他登报想要拜师的时候就会顺势收徒。现在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就说明人家根本不是三言两语能打动的那种。
虽然说一些笔下人物颇有心计的人本身根本不懂得什么心机智斗,但文以载道,很多时候看一个人的就能知道这个人大概。到底是一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