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 92 章(3/6)
的是直接打出来的大米,人均都有两百斤左右,换往年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的大白米啊,这以后天天吃米饭都够了。
不容易啊不容易,郑老头用双手捧着粮食哽咽:“哎呀,这真的是大白米吗?”
龚大姐大大咧咧的笑:“可不是大白米,您老种了一辈子的地了,还能没见过大白米?”
郑老头不是没见过大白米,是没见过这么多的大白米啊,他跟老伴都这把年纪了,加上儿子媳妇的一起足足领了一千多斤米,这么多的米该堆在哪里,是大河村最近热议的话题。
“姜婶,你家谷仓打小了吧,这么多米收回去可是没地方堆
了。”
“你还说我,小心你那些小河村的亲戚过来借粮食。”
“发了粮食打算拉去市场上卖不,现在大米也涨价了,三毛钱一斤。”
“真能卖三毛?那我们家分了一千五百斤,岂不是能卖四百多了?”
“咱们丰产了,旁边几个村子都丰收了,你以为现在就咱们有粮食啊。”
“那也不是,小河村下半年才开始种试验田,再加上他们要还借上头的粮食,现在还没有粮食分呢,听说秋收他们分到的口粮比去年还少,也不知道我们家姑娘家里过得去不,要是过得不好我这个当娘的还不要赞助一点?”
秋收分粮大概是一大胜景了。
这个时候肥猪也开始贴秋膘,猪舍里面的肥猪都快要一百五十斤重了。
这个年代没有猪饲料养殖这回事,肥猪养一年能长到一百斤以上就不错了,而且根本不可能张这么厚的肥膘,肖敏养的猪就不一样了,一个个肥头大耳的,看着就让人欢喜。
这养猪场就在村里,村民都是能看到的,猪草跟养猪的饲料是学校负责的,工分也就记在了学生和学校里面,大大带动了家长送孩子来上学的积极性。
龚大姐一边指挥着老农称粮食,一边问肖敏:“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你可要好好感谢感谢唐老,我跟杨会计商量了一下,从村里拨两百斤粮食给他老人家,要不要是他的事情,给不给就是我们的道理了,唐老这还没等到咱们分粮食就走了,肯定是怕我们跟他讲客气。”
杨会计也说话了:“是啊,唐老这一直都盯着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