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3/6)
年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刘鼎已经重新登上京城大学教师的职位。更不用说其他的一些文人儒士也是一个个乐得见一切变化,剩下的这些人说是年高德勋,倒不如说是仗着自己年纪大在朝中排资论辈,抱着老旧思想不肯放的老古董。
在历史洪流之下,任何一个人只要没有搭上这一班车也许就会永久的被丢弃在途中。他坐在车驾上,车驾上坐着很多人,康熙、胤禛、胤祺、胤禩等等等等,他们如同自己一般都冷漠的注视着胤礽在一群黑影的拉扯下,犹豫地,迟疑地,最后选择将脚步缓缓停下,目视着他们的离开。
在这样的未来,康熙还会选择保守派的胤
礽来继承这个国家吗?
胤祉头一次感受到,也许历史真正的向他开始倾斜了!
学校的建造速度比胤祉预计得还要快。
在康熙的督促之下,这所众人瞩目的学校堪堪在三十三年初便已修建完成。
对于这所专供皇室宗室子弟、权贵子弟以及
资优平民生的学校,康熙也做出了不少的决定:比如皇室、宗室、权贵出身学费照旧收取,资优平民生通过考核并且成绩在达到一定要求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免费就读,而且学校统一分配校服、书包、书籍课本等物资,特别困难的还可以由朝廷承担吃住费用。
当然,资优平民生需要和朝廷签下合约,毕业成绩需要保证可以直入京城大学,并且在毕业后在朝中担任五到十年不等的工作时长后方可辞职。
与此同时,康熙也
发觉一部分宗室权贵对新文化的不以为然,也非常体贴的备注:如家中不愿意也可以拒绝在学校里就读,也可以自行申报选择在私塾等地自行学习。
诸如安亲王等,一时间不少老亲王都直接选择了拒绝,也有不少人选择观望。很多人都想要瞧一瞧这所学校真的会如同康熙所说……让一些普通人入学吗?普通人和皇子一起读书?这真的符合实际吗?
对于尚处在封建社会的这个时代,这个改变是跨时代的。
很多人无法理解,质疑声不绝于耳,面对这样的话语胤祉却显得极为冷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般人是很难考虑到数年之后甚至十数年数十年之后的事情,大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