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尾声篇】(1/7)
第224章
“朕在位三十七年载,曾擒拿鳌拜,撤三藩,征噶尔丹,更亲眼见天下之变化,民心之改变。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瑞郡王。”[注1]
康熙三十七年春节刚过,头一个大朝会上。
当着满朝的宗室王公和朝臣们,康熙抛下了这颗炸|弹。
之后他竟是觉得如释重负。康熙犹豫过,仿徨过,也挣扎过,这一年以来他无时无刻不都在反问自己,做出这个决定对不对?
他不舍眼前的一切,一年的时间内他曾经只带着魏珠和几名亲卫离开紫禁城前往景山,静静由高处凝视着紫禁城,仿佛透过紫禁城望到自己所有的疆域领土;也曾经带着荣贵妃、钮钴禄贵妃、宜妃和惠妃一同搬去畅春园住了半个月,感受着自己从未感受过的轻松自在。
权柄还是健康和自由。
两边的重量都让康熙犹豫不定许久许久,就算在前一晚他整个晚上都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索性坐起身守在若大的乾清宫里那是把自己用过的把玩过的东西都拿在手心里,又重新摸了一遍又一遍,就连批改奏折用的狼毫砚台都被他亲手擦拭一遍。
即便来到朝堂之上,示意魏珠将自己的旨意念出来时,康熙都是花了莫大的力气才将自己想要开口让魏珠闭嘴的欲望给压了下去。
舍不得,舍不得啊!
能舍能得,这舍还真是太难了。
尤其是对他一个君王而言。
若不是理智告诉自己,若不是近一年来京城的人心起伏,若不是自己频频昏迷——没错,在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康熙又昏迷了数次。
他真是万万不愿意将手上的权柄交出去,尤其是胤祉尚且未满二十,会不会秉性还没有养成,会不会现在尚且出色,未来又……
再拖延下去,万一将下面的儿子们养成野心,又来一次兄弟反目那可应该怎么办才好?康熙是一个决断之人,想明白之后他很快就想到了:现在这个世界改变的模样,若是不让胤祉上台,他剩下的儿子们能带得动国家向前进吗?
而无论谁上台,众望所归的胤祉显然都不会有好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