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板子(青年才俊,就该多读书,报第章 第章 第章 )(2/7)
儿,我整日忙于公务,倒是顾不上管你,我看这一次就得狠狠地处罚你,看你还敢再犯。”
贺驭:“沈大人不必动怒,令郎也没有犯什么重罪,不必狠狠出发,小惩大诫就行了。”
沈知北被堵了嘴,呜呜啦啦的,贺驭我艹你大爷!我艹你爹!你爷爷的!我不就是在京城的时候给一个小娘子出主意去潭拓寺爬你床,你至于这样公报私仇?我哪里调戏小娘子了?我只是夸人家美。就昨儿晚上,我也是彬彬有礼地问小娘子年岁几何,是否婚配,若是没有婚配,难道我君子好逑不行?
沈同知就让幕僚翻一翻历来规矩,看看要如何小惩大诫。
亲信幕僚察言观色,看看贺驭,知道这冷面小将不是奔着沈同知来的,这是奔着打沈知北来的。
这纨绔,也该打!
虽然沈知北昨儿没回来,甚至想躲出去,可郑通判不是傻子,悄悄地就让人给同知府送了信儿。
幕僚汇报给沈同知知道,一早就把准备跑路的沈知北给抓回来,果然,早饭之后就接到了贺驭的帖子。
他们几个眼神交流,权衡利弊。
知府同知,正五品,在京城不算什么,可在地方府衙却已经是二把手,甚至因为某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掌握府衙实权,其权势压过知府也不少见。
沈同知就属于这种例子。
如果是别家的侯府世子,他们还真不怕。
虽然侯爵是超品,但那是爵位和荣誉,如果没有实权侯爷也只是个养老的爵位罢了。
毕竟有人嘲讽那些不事稼穑、不带兵不出力的勋贵们是什么“京城国公遍地走,满地侯爷不如狗”。
那区区一个侯府世子,狗儿子罢了,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贺驭不一样,他少年从军屡立奇功,深受天家喜爱。
十三岁的时候,皇帝破格擢升他为锦衣卫千户,正五品。
十五岁的时候,皇帝又擢升他为先锋将军,在军中有上谏主帅的权力,还可以直接给皇帝上折子。
今年十八岁,皇帝下旨招他回京,又擢升他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正四品,金口玉言他是另外两名指挥佥事之外的第三人,是副指挥使。文武百官都猜度,他可能就是下一任锦衣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