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一个承诺(1/3)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年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北固亭,感叹千古兴亡,痛恨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敢与金人决战,一雪靖康之耻。因而思念起当年十七八岁就坐断东南,独当一面,勇拒曹操的吴帝孙权,不由得感叹起孙权少年英雄,远非南宋朝廷一般软弱无能之辈可比。
其实“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语,并非是出自辛弃疾之口,而是魏武帝曹操当年濡须口与孙权一战,见军容整肃,不敢小觑,这才由衷感叹孙坚之幸运,生子不似荆州刘表那般,有刘琮那般懦弱无能之人。
不过这句话直到了辛弃疾的词中,才就此名扬天下,老少皆知。
前世韩彬从小到大,更是被这句话灌满了耳朵。虽然韩彬认同江东孙氏,满门英豪,但始终觉得其兄孙策勇武过人,锐意进取,有并吞天下,远非孙权一文弱书生可比。
不过今日一见,韩彬不由得由衷感叹曹操眼光毒辣,孙仲谋果然是少年英雄,出类拔萃,让人不敢小觑。
别看孙权年方九岁,并且手无缚鸡之力,但这份眼界,这份心胸,就是他那位勇猛无敌的兄长难以比拟的了。
现在韩彬真的有些怀疑,如果孙策没有因为许贡之事早夭,就真的可以想后市无数网友所猜想的那样,带领东吴走的更远吗?
一旁孙策听了孙权的话,目光之中突然多了几分明悟,脸上的戒备也退却了不少,扭过头看向韩彬,脸上都期待之色,显然是同意了孙权的说法。
韩彬收摄思绪,放下了酒杯,一脸诚恳的说道:“二位贤弟都这么说了,那愚兄也就实话实说了。实不相瞒,眼下我兖州正遭到强敌围攻,颍川曹操、徐州刘备、冀州袁绍、青州陈友谅四路出兵,致使兖州告急。愚兄身在洛阳,已经收到前线连环战表。回援兖州,早已是迫在眉睫,愚兄所能做的,就是借朝廷大军,东进兖州,与我兖州守军里应外合,一举破局!”
听到韩彬说出这些,孙氏兄弟的脸上顿时一片了然之色。
无论对于哪路诸侯来说,根据地永远是最重要的。无论在外面发生了多么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