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差序格局(1/9)
冼耀文两人忙到中午,一起过街到台银的食堂解决午饭。
太子企业所在这一块地段好是好,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吃饭不太方便,附近只有炒菜的餐馆,即使三四个人搭伙吃饭,人均也要干到六七元,这个花费显然太高了,不是普通职员可以负担的。
瓦莱丽找到台银聊了聊,以每月提供200斤平价猪肉的代价,争取到太子企业职员到台银食堂搭伙的资格,而且吃的还是江浙灶。
台银的骨干都是外省人,且八成以上来自江浙两省,就是食堂的大厨也是江浙各半,可以说台银就是江浙人的小天地,但台银也有本省职员,绝大多数都在底层。
基于本省人和外省人的不和睦,加上江浙人在台银占据主导地位,外省人赤裸裸地被江浙人歧视。
冼耀文两人来到食堂,手里拿着搪瓷盆和台银专门为太子企业印制的就餐证,排在了等待打饭的队伍末尾。
吃饭是放松的时刻,队伍里不少人都在三三两两聊天,入耳的方言仅有上海话听着舒服一点,其他方言听着犹如吵架一般。
好嘛,台银的人绕着软语走,尽挑些口音不好听的地方当籍贯。
竖着耳朵的冼耀文忽然接收到了令他有点难受的口音,稍稍分辨,是绍兴口音,再细分一下,估计是西施的老乡。
西施大概是长得绝美的,但说话的口音绝对不会好听,基本上是“她要是哑巴多好”的水准,也不知道在吴侬软语最核心地带长大的夫差怎么好这一口。
或许是软的听多了,不希罕,来了个硬的,物以稀为贵,惊为天人。
随着队伍往前挪动,冼耀文发现身后开始有人跟随,是几个穿制服的女人,压着声音说话,非常悦耳的闽南语,一听便知是柜台的出纳。
将能听到的听了个遍,冼耀文眼观鼻鼻观心,专注等待打饭。
未几,轮到了排在前面的瓦莱丽,打饭人,一个一百五十来斤的大胖子冲她热情一笑,抖得厉害的右手忽然不抖了,啪,四两米饭进了搪瓷盆,哗啦,整汤勺的红烧豆腐,咚,咸鱼打得太多,从盆里掉下去一块。
200斤平价猪肉只是公对公的代价,公对私层面,不管是食堂的人员,还是上面的婆婆总务科,都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