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相邦鲜虞氏(4/7)
三个县的初衷,就是为了拱卫商路。
我们想要应付外敌,尤其是土方与有夏等势力,北方的燕国是我们唯一的依靠。”
鲜虞小猪说罢,众长老都点头:“既然你有底稿,不如与我们说说,怎么划分吧。”
“对!直接说想法。”
“好。”鲜虞小猪点了点头,快速在地图上画了几笔说,请他们靠近后说:“邛北暂时设两邑一县城。
这里叫蔚汾邑(兴县),这里叫邛北县(佳县),这里叫临邑(临县)。
这三地,将会作为邛北的核心,其中以邛北县城为核心,既作为北方重镇,也是抵御河西的风险。
河西境内有大量舌方逃民,他们虽然也算是咱们亲戚,但如今被驱赶离开,到处流浪,甚至此次妫嚣的叛乱,他们出了大力气。
妫嚣也是因为利用了这些逃民,才能快速荡平王室。
因此这里只能交给氏族力量强大的长老据有。
但同样的,本地的赋税,朝廷只提留三成,余下七成,全部留在县内,交给县内的氏族去论功行赏。”
“嘿!这地方,我熟!我去!”一个长老提出。
但边上不对付的长老就呵呵说道:“还你去?没听到要氏族力量强大的长老吗?你二十年前在北面被兄弟击败,流放到了南方,你还有多少人口兵马?
要去也得我去!我上下总人口有两千,足够镇守邛北了!”
“你?呵呵!两千人口,怕不是将奴隶也算进去了?”
“怎么?有说不能算奴隶的人口吗?人燕国都算,我怎么不算?”
看他们要吵起来了,鲜虞小猪轻咳一声说:“都别急,除了大县小邑之外,还会有驿站。
这个驿站,就是效法燕国的邮驿系统,咱们没他们那么讲究,还分个乡邑村社,就三个等级。
县、邑、站,每个驿站,根据当地的山水安排,最少也得有十户,最多五十户。
平日里就耕种以及维系本地的安全,每年由县里拨一笔收入,在战争的时候,也可以用上他们。
当然,地盘就这么大,一个县最多下设七个邑,每个邑下设十到十五个驿站。
如此,各家分分,还可以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