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玉书耐心等广播,大唐颁布电标准(2/3)
们一口气做了十多个电流表,每个表的线圈匝数都不一样,准备逐一试验,看哪个电流表可以测量出来。
他们不断重复着,将这些电流表逐个接到电路上,通电测试。
一连试了好几个,都没有反应。
王院长头痛欲裂,捏住鼻梁揉了揉,试图缓解一下头痛。
这时,有人惊叫起来:“动了,电流表动了。”
王院长立刻一个箭步窜了过去,身手之敏捷完全不输于年轻人。
在他眼前是一个简陋的电流表电流表,上面的指针向右偏转了一个角度,证明柠檬电池上流出来的电流对它起了作用。
为了确认,王院长把开关拉开,让电流断掉,电流表的指针果然又回到了原点。
再合上开关,电流表的指针又偏转了同样的角度。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科学院里响起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一群人疯狂的跳着笑着,庆祝这伟大的成功。
短暂的庆祝之后,电流表的实验又继续开始。
测量出了电流之后,制定电流的标准成为接下来的重点。
张妙声深知,不能简单地将现代的电流计量单位如安培、伏特等告诉大唐的听众。
他觉得这些单位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直接给大唐人使用并不合适。既然大唐人要从头开始认识电,不如用东方的方式来命名电的各种单位。
而且就算他要引进安培之类的单位,大唐人也无法准确的测量出和现代一样数值的电流来,还不如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计量的尺度。
王院长听了仙人的建议,决定自行确定电流的单位。
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他们最后将一个柠檬电池组成的电路在电流表上的刻度定为一个电流单位,叫做一安涌。
“安” 在中文中意味着平安、稳定,而 “涌” 则表示流动,以表示平安地使用电流。
如果接两个柠檬电池,电流表上的指示就是两安涌,简称两安,以此类推。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随着电池的增加,电流并不会等比例增加的,因为电阻也在增加,减少了电流。
不过,由于实验精度较低,只要电池数量不多,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