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番外后悔(2/3)
当我走进牛棚,看到那一双双没有光彩,只有死寂的眼睛,我心里真得很不是滋味。他们都是大学教授,有教物理的,有教化学、数学、医学的,本该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无数人才,如今却要接受并不适合他们的体力劳动……”
“没有适合不适合的。”
陆向北低沉的嗓音在静夜中响起:“在局势面前,他们只有努力适应,才有机会等到重回原岗位的一天。”
“你说得对,但做起来实在不易。”
就那些人的身子骨,要想完全适应乡下的体力劳动,需要的时间怕不短。
“生活就是个大课堂,只要有心去学,没什么学不会的。”陆向北发出句感慨。
叶夏听在耳里,嘴角不由勾起抹浅淡的弧度:“其实你的意思就是人要‘能屈能伸’对吧?!嗯,用你的职业来说,便是‘进可攻、退可守’,怎样,我的总结陆营长是否满意?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音落,她跟在陆向北身后,离开了周家。
目送他们走远,周铭琛才回屋关上门。
抗战期间,条件非常艰苦,对于部队而言,无论是装备,还是粮草,都十分的紧张,但饶是这样,部队方便也有严格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老少皆知的事儿。但若遇到非常时期,面对老百姓的帮助,部队方面也会欣然接受的,但不是白白的接受,首长们都会第一时间写下欠条,日后一定归还。
周地主那会听说途径当地的主力部队缺衣少食,缺装备,几乎不带犹豫,便捐出大半家财,这不难看出他的高觉悟。而他保留的那张借条上面,前几个字足以说明这一点。
“借爱国人士周庭轩先生大米……”
周庭轩是周地主的大名。
……
回家洗漱后,叶夏上炕却并没立刻睡觉,等陆向北也上到炕上,她伸出手,陆向北见状,二话不说就取出木匣里的借条给她。
“这位首长你认识?”
看完上面的内容,叶夏递回陆向北手中。
“认识,但没见过。”
听男人这么说,叶夏无语地抽抽嘴角:“照你这么说,全国人民都认识这位老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