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安派人手(4/5)
隆与泗水这些重要城市中,占比约3~4成之间,掌握了当地主要的商业渠道和内外贸易。
在三宝垄,岩望,梭罗,加布棉这些中小城镇中,华裔人口占比约1~2成,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弱。
而在广大内陆腹地城镇中,多以土著人口为主。
冯国辉担心的山匪毛贼也都是这些当地土著,他们以部落和村镇为根据地,时而为匪,时而为民,让荷兰殖民军队都非常头疼。
1825年-1830年间,曾发生了蒂博尼哥罗领导的爪哇人大起义,荷兰付出很大代价才将这次反抗镇压下去,至今余孽不断。
那些小股一两百人,百人,甚至千余人的地方武装,藏身在深山密林中不时袭扰,仿若附骨之蛆一般很难消灭。
时间长了,也就听之任之了。
须知荷兰人经营东印度群岛殖民地,是以经营公司的考核标准和眼光去看待。
若长时间入不敷出,便会引起王国政府和内部敌对派别的攻讦,给总督府带去极大的压力。
从1825年至1838年这十几年里,由于耗费大量精力财力镇压土著叛乱,荷属总督府年支出上升到3,500万至3,800万荷兰盾的规模。
而年收入只有2800~2900万盾左右,财政收支出现巨大缺口。
这导致先后四任荷兰总督黯然下台,就很说明问题。
后任总督通过推广“耕种制”的间接奴役制度,一方面压缩军队开支,另一方面,在城市税收中扶持城市老板做包税人,一般以华裔为主。
在广大乡村则以当地土著贵族为主,同样是包税人,负责向当地土著居民和农户收缴税收,维护一方平安。
通过种种举措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扭转了此前入不敷出的财政窘境,每年还能为荷兰王国贡献上千万荷兰盾的净收益,得到了普遍好评。
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就是当地发展环境较为宽松,只要你有人,有枪,有能力就能出头,不用顾及太多官方的打压。
荷兰人能省一分力气,绝不会多费一点功夫,既不在当地传播基督宗教信仰,也不推广荷兰语,更不修缮当地道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