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让人满意的现状(3/5)
玩意儿在内陆腹地可以当钱用。
当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拿着洋油灯照样可以当钱用,能够很容易的换来米面粮食,而且折不了多少钱。
为什么洋油灯这么受欢迎呢?
如今这个时代
爪哇岛不论是豪富阶层还是平民,普遍用的都是油灯,有的烧的是花生油,有的烧的是菜籽油,讲究一点的烧的是橄榄油。
在没有洋油灯的时候,一般都是用一个碟子盛放油,用浸满油的粗棉线当做灯芯。
点燃起来后,一灯如豆,是那种昏黄而又飘忽的灯光。
亮度低而且晃眼,燃烧起来还有浓重的油烟味。灯芯烧没了,光亮就越来越暗淡。
这时候
就需要挑一下灯芯,让灯芯露出来多一点,光线就明亮的多。
这样的油灯经不起一丝风吹,哪怕坐在油灯旁边的人哈口气,昏黄的光线也会不停晃动好几下。
洋油灯就不同了,点燃以后罩上玻璃罩子,光线瞬间会明亮一倍多。
即便有风吹也不怕,光线非常稳定,同样的灯油用的时间更长,更省。
当光线暗淡时,洋油灯上有一个啤酒盖大小的旋钮,只要伸手往上旋出一点,灯芯就会伸长一点,光线从而明亮许多。
有了这么多好处,哪怕贫穷的人家再节衣缩食,也要从嘴里抠点钱出来买一盏洋油灯。
作为世界上第1个踏入大规模蒸汽工业化的国家,英国商人输出工业品不遗余力,也只有他们才有这么多的日用工业品。
比喻洋油灯,洋火,洋铁锹,洋布,洋钉子,洋镐,洋腊,洋胰子,洋伞等等,这些商品只有英国商人有,法国与荷兰现今都还是纯粹的农业国,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品生产能力。
南洋公司有能力从英国商人那里大笔进货,何必要让那些华商从中赚一笔?
从泗水港向南的商路,冯国辉已经打定主意独享了。
他在岩望城培养的大批人手,还成立了南洋商会,将当地的华商利益与南洋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为了封锁这条商路。
若是有哪个华商胆敢运货过去,100块银币的货,在岩望城至少要缴纳200银元商税,才能允许通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