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卧龙不得其时?那就与天争胜(修)(4/5)
诸葛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返回。
黄月英同样起了个大早,给诸葛乔准备早膳以及路上食用的枣糕。
“乔儿,此去荆州路途遥远,别忘记了食寝。到了江陵,记得回信报平安。”黄月英将枣糕包好,小心翼翼的放进诸葛乔的行囊中,细声叮嘱。
诸葛乔的脸上没有半点不耐,静静的听着黄月英的絮叨,等黄月英将行囊捆好后,这才向黄月英躬身行礼:“孩儿谨遵阿母吩咐,阿母在家,也莫要忘记了食寝。待孩儿去了荆州,就给阿母捉几条襄水的鱼儿回来。”
诸葛亮心有不忍,但神态却是严肃:“走吧,别让子仲兄在城外久等。”
离别总是伤感的。
诸葛乔郑重的向黄月英拜了三拜,狠心转身走出内院。
若再待在内院,诸葛乔怕自己会忍不住。
府邸外。
诸葛亮语气复杂:“乔儿,你若后悔,现在还来得及。”
出了府邸,诸葛乔也多了泰然和不羁:“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决定了,又岂能后悔?孩儿虽然年幼,可这腰间长剑,也未尝不利!”
诸葛亮大笑,自怀中取出三個锦囊:“乔儿心志坚韧,我心甚慰啊!这有三个锦囊,若遇事不决,可依次开启。”
“但我希望,你不用开启锦囊,也能跟平日里完成学业一般,在荆州游刃有余!”
不同于黄月英那明显的关切和担忧,诸葛亮表达的关切和担忧更隐晦。
这三个锦囊,是留给诸葛乔保命用的。
慈母和严父,虽然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但对即将远行的儿子,那发自内心的真心却不会作假。
诸葛乔将锦囊贴身藏好,同样大笑:“有阿父当棋手,孩儿在荆州,谁堪敌手?”
并骑出城。
糜竺已经在城外静候许久。
而在糜竺身边,还有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正是张飞的长子张苞。
“阿乔,你来得太慢了!”张苞兴奋的向诸葛乔招手。
诸葛乔有些意外:“张兄也要去荆州吗?”
张苞摊了摊手:“本来是不去的,可阿斗深夜来找我,非要我跟你一道去荆州。正好我也有意去荆州见关兴,就决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