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劝说老国公(4/6)
不复今日的荣光。”
“届时,唐宣文又将怎么被史书书写呢?”我在旁戏谑地加了一句,“唐家军,大越二百年的铁壁,眼下就好像一只烫手山芋,传到谁手里一旦败落,都会让这个人在史书里留下罄竹难书的一笔罪孽。倒不如说,唐家从长远来看,应该庆幸有唐云忠这个傻子接了这么一个烂摊子,他们才可以在京城高枕无忧。”
我看向唐镇远,从他的沉默中我知道自己没有猜错——我所描述的也正是他这几年最终确定的想法。唐云忠接任主帅之位,而唐揆荣他们则留在京城思考转向文人世家的途径。
“比唐家更加重要的是唐家军,唐家是可以糊糊涂涂过日子的好地方,而唐家军则半点不容许马虎。这件事老夫后来也算想明白了……让揆荣放弃唐家军,不仅仅是为了云忠,也是为了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全两边。”
“臣女也觉得这样不错。”我敷衍地答应了一声。
“……所以老夫也想知道,为什么圣上会忽然希望唐家军易帅?”那昏聩的眼中陡然闪过一抹精光,“许大人恐怕已经猜到了什么吧?”
我思考了片刻:“老国公以为,是为了什么?”
“既然已经有了猜测,何必再来试探老夫呢?我原本想着的是,圣上大约是不愿意云忠与温贤太子交好,将其看作北川侯一派的人物,才会对云忠心有不满。老夫来到北川也是想要摸清状况,提醒云忠与北川侯保持些距离。”
“然而您也看到了,北川和唐家军眼下唇齿相依。正是这种密切的合作最终才能让唐家军更加强大,眼下拆开北川侯和唐家军,无异于自寻死路。”我急切地强调,“恪己大人是几乎没有私心的人,正是因为他与小将军相互的信任是发自内心的,这个默契的合作才能在短期内达到这么好的效果。这几年十八单于来势汹汹,若并非他们在此守护,只怕北方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是啊,老夫这几日在北川多处观察,深知这是不可以断开的联系。纵使圣上忌惮北川侯,也不该是现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候?”
“而且这几年,北川侯虽然势力在北地三郡发展壮大,却未曾有过半分僭越的意思。从那江副将的态度就能知道,朝中不少人应该都觉得,北川侯眼下不过是一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