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邓芝雄起(2/3)
有异地用兵以士卒家属为人质的制度,目的是防止大规模叛变,所以驻守关中的魏军俘虏短时间内是不能直接用于作战的。
赵骥续道:“我打算从关中百姓里征召两万人参军,凡是愿意参军的,一律免除徭役,还额外分发俘虏帮他们种田”。
关中先后经历了董卓、李郭以及马超等军阀混战后,本来已经甚为残破,得亏曹操征服汉中后迁徙了大量人口填补劳力,夏侯渊主持西北事务后又迁来了不少匈奴、羌、氐等胡人来屯田,才终于恢复了生气,实现了钱粮的自给自足。
正是有了这些人口和魏军俘虏当苦力做底气,赵骥才敢提出征兵两万的计划。
战争不光是战场厮杀,所谓外行看指挥,内行看后勤,原本的历史中,司马懿接替曹真主政雍凉后,就在关中大规模开荒屯田,他打仗的一个特点就是走到哪儿就把地种到哪儿,这也是他敢和诸葛亮拼消耗的依仗之一。
“短时内,曹魏肯定没办法征调太多的军力来援,靠着我们现有的两万人所说有点左支右绌,但也不是说就守不下来,等守下魏军第一波的攻势后,新训的士卒也该能派上用场了”。
“我想请老将军带本部万人守蒲坂津,我自领本部守潼关,邓将军带三千人守武关道,关中各郡县由新兵边编训边驻守”。
邓芝听到这里,忍不住问到:“宛城司马懿部足有数万兵马,即便只抽调部分攻打武关,就给我三千人的话是不是有点太少了?”
赵骥笑着反问:“东南方向吴军很快就会有大动作,这一点想必邓将军已经知道了吧?”
邓芝是汉吴猇亭之战后重修旧好的使者,和孙权以及张温等东吴诸多重臣多有书信往来,虽然不知详细,但也耳闻过些许消息:“有是有这么回事,只不过……吴军不足恃,孙权向来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他何时举兵可不好说”。
赵骥笑道:“邓将军就能暗地里放点消息给司马懿吗?”
“司马懿房陵新败,短期内本就无力再出,何况……嘿,难道他就当真甘心给曹真当个偏师吗,所差的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再说了,就算孙权不配合,可上庸已入我军之手,宗太守与邓将军乃是荆州乡党,想来不会如刘封、孟达那样坐视邓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