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邓芝投诚(2/3)
,没有恪尽诸葛亮交给他的本职任务,直接导致赵骥在赵云死后毫无阻碍的吞并了从属于赵云的万余人马,所以战后的论功行赏中,诸葛亮虽未惩处邓芝,但也没有给他任何职务上的升迁。
邓芝心里清楚诸葛亮对自己有看法,于是写了一封自承错误的道歉信给诸葛亮,收到信的诸葛亮温言安抚了邓芝,叫他安心待在武关,以后自有他派得上用场的时候。
但是,已经年近五旬的邓芝觉得他自己等不起了,他生怕诸葛亮给他来个“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思来想去后,终于下定决心给往日还算有点交集的马良写了封信,诉说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委屈。
要是放在以往,马良肯定会帮诸葛亮做做邓芝的思想工作,叫他安心待命不要误会了丞相的意思,但自从蒋琬出任雍州刺史后,感觉到威胁的马良就开始在暗地里预留后手,于是就给赵骥写信推举了邓芝。
赵骥本来对邓芝的立场是存疑的,毕竟是诸葛亮安插在关中的人,但既然马良愿意作保,赵骥也乐得给这位后来年逾七旬还能骑马射箭的蜀汉末期重将一个机会,而且也正好把武关道纳入自己的直接控制下。
赵骥让邓贤去武关接管了邓芝麾下的三千兵马,然后安排邓芝来长安领受新的任务。
邓芝到了长安后,以下级对上级的礼节请见了赵骥:“末将邓芝见过镇东将军”。
“伯苗兄何故生疏,还是称我表字便是”,赵骥故作热情地搀起邓芝,“河东战云密布,我正发愁,现在有了伯苗兄帮手,那我可就轻松不少了”。
邓芝本来还有些面涩,他和赵骥以前差不多是平起平坐论交的,自己的年纪还长于对方,现今不过一年有余,自己就变成下属了,换谁都会脸面上过不去,但一听到河东有战事,邓芝就又立即觉得自己这次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于此战各军主将的安排均已考虑妥当,唯独是……”赵骥用手指点点地图上壶关的位置,“唯独缺了一个能抵敌毋丘俭的良将”。
邓芝眼睛一亮,但并没有开口主动请缨,而是等着赵骥继续说到:“并州方面可以出动的魏军约有两万,但我军在这个方向上只能投入一万人,而且我军的最高目标是攻取壶关,解除北面的被动态势,此战难度颇大,非良将不可胜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