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孔明回蜀(2/3)
,令其辅弼天子”。
太傅可谓是汉制最高的官职之一了,位在三公之上,要论品秩的话,比诸葛亮这个丞相都要高,这下任谁也不好公开说一句蜀汉朝廷薄待黄权了。
可太傅这个官职在汉代并无具体的职事,多用于给高官加衔,或是授予年龄太大的功臣以示荣宠,是标准的位尊权小的一个职务。
杜琼见诸葛亮如此安排,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对他们这些益州士人来说,只要黄权能留在成都凝聚人心就行了,倒不用他真的担任多大个官。
杜琼一口气还没松完,就听见诸葛亮又说:“黄公衡为人沉稳,能任事,可以让他出使江东,好让东吴群臣见识汉家威仪,顺便重申两家盟好”。
唉,丞相做事果然依旧还是滴水不漏呀,杜琼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们能想得到的,丞相又怎会想不到呢。
散朝后,杜琼来到黄权家中拜访,却见杜微、尹默、谯周等益州士人早已相侯,众人默然相坐,一言不发,气氛甚是沉重。
黄权看了看犹如蔫了的菜叶子似的在坐众人,淡淡开口打破沉默:“一年之内,天子就会还都长安”。
众人一听顿时打起了精神,性急的谯周率先问道:“公衡是如何知道的?”
“我在关中时,赵不舍告诉我的”。
众人相顾愕然,这样的消息赵骥怎么可能会知道,诸葛亮做事严谨是出了名的,他在布置好一切以前是绝不可能让这么重要的消息外泄的。
杜琼思虑片刻,忽然警觉道:“之前孔明巡视过关中,难道是他那时候告诉赵不舍的,亦或是从相府的哪个僚属那里探听来的,果真如此的话,则这个消息绝不可靠,定是孔明有意为之”。
杜微、尹默等人都觉得杜琼说得有理,纷纷点头赞同。
“不是”,黄权语气笃定说,“是赵不舍自己猜的”。
“啊?!”
黄权娓娓续道:“我本来也不信,但今日看来,赵不舍的猜测恐怕会是真的”。
“孔明让我出使江东,一来一回,即便诸事顺遂怕是也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把我支走呢,无非是想筹备还都时少个添乱的人”。
“如果仅凭这一点还有些牵强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