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王濬造船(2/3)
封锁江面就能让赵骥吃不了兜着走。
赵骥第一个就想起了王濬这位被李世民、桓温指名称赞过的水师名将,当即转他为楼船校尉,并写信给马良拜托他帮王濬行个方便。
汉中也是有水师的,只不过规模很小,主要的任务也不是作战,而是运输辎重,都是些小船,因为无论褒水还是西汉水都走不了大船。
诸葛亮在汉中时,这支用作运粮的水师就是直属于马良指挥的,更不用提现在诸葛亮已经回了成都,身为汉中最高长官的马良以骠骑将军的名义下令,让新转入自己麾下的王濬接手汉中水师,在汉中和上庸采购造船所需的陈年巨木。
马良甚至就连造船的经费都不用赵骥出,他这位骠骑将军本来就是来当后勤官的,虽然麾下没有几个战兵,但汉中的钱粮却尽在他掌管中。
打造船只是马良的分内本职,而且以后天子还都长安时也少不得要用船运输物资,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合法,宗预在核实王濬的身份后也打消了疑心,回过头来吩咐府中属官全力配合好骠骑将军的工作。
随着木料到位,在马良这位行政好手的管理下,战船的建造进程开始加速。
这日,马良拿着造船图纸有些不解地问王濬:“士治,这船别的都没什么,就是船底颇为与众不同,不知为何这般设计?”
难怪马良不懂,因为汉代的船只都是平底船,不仅航行阻力大,而且遇到风浪时极易倾覆。
根据《江表传》的记载,孙权曾在武昌试乘一艘名为“长安”的巨船,但长江上突起大风,眼看船只就要倾覆,孙权急忙下令把船驶往罗州,好在随行的牙将谷利拔刀威胁舵手不准听孙权的命令,让舵手听自己的,把船驶往了樊口,这才避免了一出船毁人亡的事故。
按《江表传》的记载,这是艘可以乘坐三千人的、在当时堪称巨型战舰的大船,居然能在长江上就被风吹得险些倾覆,平底船的缺点由此可见一斑。
在赵骥给马良和王濬的船只图纸上,战船的船底都是尖底,这种设计的船只在水中航行阻力小,易于破浪,航速更快,而且遇到风浪时的稳定性更是远胜平底船。
赵骥同时还针对汉代的船艏进行了改良设计,因为汉代船只的船艏也多是平的,不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