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九年级 第九节 第四第五周,国庆节,不喜欢洗碗(5/6)
不代表孩子也得喜欢,孩子需要做也不代表孩子就要喜欢做。
需要的是看到孩子的努力,并及时地指出来,让孩子看到家长看到了他的进步。
需要的是耐心,现在解决不了,就等一等,再找合适的时机。
需要的是尊重,我把孩子看成大人一样,我要和他平等地沟通,不是强迫,不是必须,而是商量,而是讨论,告诉他,妈妈的期待是什么,你觉得你可以怎么做。
需要的是不埋怨,不指责,从自身的感受出发,这就是与人沟通的方法(这是用的是非暴力沟通里的方法,焦点在我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没有做)。
最后需要的是清晰的思考和必要时的坚定。这件事情我觉得有必要说,我就要找时机和他沟通,而不是感觉到困难就不沟通了,或者觉得也许下回他就知道了吧。对于需要引导年轻人的成年人来说,不说意味着允许和同意。
这里我岔开一点,多说几句。曾经在学校里看到高中生一些不合适的举动,很多的老师们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可是,不说意味着允许和同意。老师们都以为孩子们应该知道吧!模棱两可,思绪混乱。以后就会看到,孩子们还会这么做,因为没有成人告诉他们这么做是不合适的。孩子们也冤,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合适的,直到以后到社会上被人指责。
家长也是这样的,该引导的,该指出的就要引导,就要沟通。当然啦,和这个年龄段孩子冲突太多了,家长都害怕了,可以理解!也许可以找出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沟通,比如写信啦,写纸条啦,讲故事啦等等,当然,如果能和孩子建立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能直接沟通是最好的。
我觉得今天我的儿子的表现就是不想直接沟通,但是被我逼的,当然,我是有了和他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所以我还是可以推动这种沟通的。最后证明,这件事情上,还是成功的!
------------------------------------------------------------------------------------------------------
最后再说点从这件事情引出来的,我说过,我在这件事情上是有理的。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