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卞玉京(下)(7/10)
玉儿愿意为爱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羊车巡游的场景如今已无人知晓,青冢之下,孤魂凄凉。我在花间轻抚素琴,音符中充满了哀伤。我写下这首《北风怨雨吟》,表达离别之痛。
昨夜,城头上响起了筚篥声,教坊内外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乐营门外,卢家女子哭泣着,她害怕被点名留下来。她改扮出江边,恰巧遇到了丹阳下渚的船只。她将黄袍剪下,制成道袍,又带着绿绮琴,向月亮诉说心中的苦闷。
这个地方素来以歌舞闻名,子弟们组成三班,演奏着十番鼓。然而现在,月光明媚,弦索却静寂无声,山塘之地陷入了寂寞的痛苦。
回想起十年前的同伴,如今只剩下三两人。沙董和朱颜早已化为黄土,贵戚深闺与陌上尘埃无异。我们这些飘零之人,在世间的命运又怎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在座的客人听闻此言,无不感叹世事的沧桑。江山的风景变得萧瑟,隐约传来悲凉的胡笳声。不要将蔡女的美妙边头曲遗忘,让它永远在吴王的苑里绽放。
顺治十年,卞玉京决定放弃世俗的羁绊,剃度出家,选择投靠年逾古稀的吴中名医郑保御。郑保御晚年自名晓初道人,是个为人热心、胸怀侠义的医者。他不仅医术高超,更与佛门弟子交往颇深。郑老不仅是名医,他的背后还承载着佛门的庇护,许多当时的僧侣都是明朝遗民,他们内心怀着强烈的民族情感。郑老与他们心灵相通,也对清朝的统治持有异议,他们同属一条阵线。而卞玉京选择他作为依靠,不仅仅因为他与郑建德有同族之亲,也因为他与文坛泰斗吴梅村有着深厚的亲戚关系。这些复杂的关系交织在一起,促使卞玉京下定决心投靠郑保御,开始她新的生活道路。
郑保御,一位深知人生无常的贵胄,对才情出众的卞玉京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不仅欣赏她的诗词,更看重她的人格魅力。为了让她在乱世中有个安身立命之所,他特意为她建造了一座别宫,又赠予她丰厚的金银财宝,确保她能安享余生。
于是,卞玉京在别宫中定居下来,抛却了俗世的纷扰,开始了她的修道生活。她选择了静修,希望能以此洗净前半生的浮华与罪过。而她心中,始终牢记着郑保御的恩情。
为了表达对郑保御的感激,也为了表示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