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目标(2/6)
天宫号旅游的超低定价感到欣喜,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个迷思。
那就是为什么华国产品的定价只能靠性价比取胜?
无论是过去新能源车出海,还是现在的太空服务。
同样品质的商品,我们在定价上总是要比欧美的产品价格低得多。
像太空旅游项目,阿美利肯那边远不如空间站旅游的近地空间飞行价格是8900万美元,而国内的空间站七天游定价才500万rb。
为什么我们的商品和服务在定价上只能走性价比路线?
过去我们会说因为有竞争者,会说因为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如果你定高价,就注定没有消费者买单。
可现在我们看到光甲航天在太空旅游领域是绝对的垄断地位,没有其他企业能够和你们竞争,但在定价上你们仍然走的是性价比路线,而且是超级性价比。
我很好奇元光,您对于这种现象的看法?”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后发者要想和前面的对手竞争,你几乎只有性价比这一条路可以走。
改变用户心智,让他接受一个全新的产品,性价比是杀手锏。
你站稳脚跟之后自然有的是机会提价。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最早霓虹车企,在60年代出海到全球,靠的同样是极致的性价比,价格比你便宜,还比你省油,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
没过多久,等到70年代末的时候,霓虹车在全球范围内就能享受溢价了,就能够不走性价比路线了。
以丰田花冠为例,1979年在北美市场它的标准零售价是4338美元,同类型的雪佛兰chevette价格是3796美元,福特pto是3622美元。
从参与全球化竞争到摆脱性价比路线,霓虹车企花了二十年,华国这才哪到哪。
当然陈元光会站在另外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
“其实这是两个问题。
我错位一下吧,先回答第二个再回过头去谈第一个,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声明光甲航天的服务从来都不是走性价比路线。
是单纯我个人意志,我希望让华国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优惠,华国的航天爱好者能有努力奋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