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目标(3/6)
的方向。
普通的航天爱好者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来购买我们的太空旅游服务,我希望给大家创造一点希望。
天宫号旅游项目是特例,光甲航天的太空服务在海外市场价格都非常昂贵,未来光甲号的旅游陆续开放之后,价格会和国际同行们对标。
这完全不是商业考量,是我的理想主义在作祟。
然后回过头去聊第一个问题,在我的观点里,我会觉得我们的软实力无法给我们的科技进行赋能,消费者为国产厂商的设计、服务、品牌买单的意愿也相对较弱,品牌忠诚度无从谈起。
这二者的叠加造成了华国商品在现阶段只能走性价比路线的现象。
这几年要好得多,因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导致消费者陆续愿意为好的设计买单,对一些主打设计的国产品牌有认可度。
但这样的产品还不够多,还没有像华国科技发展一样呈现出集群效应。
我举个例子,同样的新能源车,大家配置一样,使用体验相似,a的设计要比b好,外观一眼就能够看出它有自己的设计语言,有自己的个性在。
而b则是完全模仿的其他成熟车型,但a要比b贵个五万,相信大部分消费者会选b,少数选择a。
为什么厂商喜欢讲品牌忠诚度,因为这玩意稀缺。”
主持人问:“那您觉得我们的企业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这样的困境?”
陈元光摇头:“这不是企业能改变的。
单个企业想改变现状,让自己成为那个例外,它必须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并且能够赋予这个东西一个很强的现实概念。
这两点中无论哪一点,对99的企业都不现实。
以光甲汽车为例,光是带滞空功能的底盘,带变形效果的车身,以及全车重量被我们压低到12吨的水平。
这个技术难度非常高,我确信如果不参考我们的设计思路,没有材料上的突破,友商们五年都造不出它。
这是别人没有的东西,下一步就是赋予它现实意义。
长空号空天客机,同样华国独有的技术,它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从里约热内卢到申海或者燕京单程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它的票价就非常贵,单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