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目标(5/6)
张局长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国际社会的合作扶持项目。
我看网上对于这些扶持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支持的也有不小的反对声,你是怎么看这件事?”主持人知道上面那个话题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连忙转移话题道。
这也是今天最主要的话题:国际航天大会开幕式。
“反对声主要集中在为什么不能航天全产业链都我们自己做。
华国每年有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有最完善的制造业基础,有大量企业能够提供支撑,有着如此完善的基础,我们为什么还要和其他国家合作?”
陈元光的回答冠冕堂皇,大致意思就是我们要合作,要一起发展之类的官话。
因为这个问题无法在公开采访中进行详细阐述。
华国推动的扶持都包含着同样的内核,那就是技术流动。
华国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欧美底子仍然摆在那,还是有不少看家本领。
这些看家本领中有的在过去没应用在航天领域,又或者是用了但效果不好。
华国想要做的是,创造出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华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竞争。
同样的零部件或者服务,如果外国企业做的好,那就通过入股它,如果华国企业做的好,那就淘汰它。
这样的方式对华国产业整体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这能在电视采访里说吗?我盯上了你们的技术?显然不能。
难道其他参与到华国扶持中的国家看不出华国的阳谋吗?也显然不是。
他们知道是阳谋也会往里钻,大家都想搭上太空时代的列车,华国就是列车中速度最快最有可能抵达终点的那趟。
这背后就好比荷兰企业asl,它和英特尔、台积电合作,共同打造了光刻机,深刻塑造了先进半导体制程,荷兰方面明知它背后有阿美利肯资本,它要被阿美利肯所管辖,不也照样大力扶持asl。
只不过现在产业从半导体换成了航天,扶持方从阿美利肯换成了华国。
世界就是有明面上的运转逻辑和真实世界的运转逻辑。
像海外版抖音,除了资本来自华国以外,自始至终都是一家阿美利肯公司,但就是会被无极限针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