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父母在,老家才是家(4/5)
,好像那些干部一个个忙得很的样子。”杨忠一副不可置信,“还是你们这些读书的安逸,每天坐办公室喝茶,不用晒太阳。”
说到这里,其一副羡慕的样子,接着说到:“小波要是努力读书,也不会在外面打工了!”
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
“三哥,据说小波现在蓉城还不错的嘛。”这个是谢成云听到杨忠的老婆胡三嫂子说的。
作为父母,当然不希望被人看不起自家的儿女,因此胡三嫂子经常说的是她儿子小波在外面多能挣钱云云。
可怜天下父母心。
“哎”杨忠叹了口气,没有再说儿子的事情。
两人转头又说起来其它乱七八糟的事情。
很快,爸妈回来。
“云儿,回来了?”母亲的声音传来。
“三哥,空了聊!”和杨忠打了个招呼,谢成云转身回家。
这个时候的父母才五十多岁,尤其是母亲,一直显得很年轻,即使在二十年后,七十五岁了,头发还是黑黝黝的,只有寥寥几根白发。
老爸却不一样,比母亲还小一岁,却几乎白了头。
父母都是上过高中的,在那个特殊年代,很不容易。因为特殊时期,那几年,大学根本就不对外招生,父母因此没有上大学的机会,这也是那辈人的悲哀。
老爸是裁缝,做衣服的技术很高,带了几十个徒弟,可是在现在,裁缝已经不吃香了,那些徒弟一个个都没有干裁缝了,逢年过节还在往来的也没有几个。
这就是现实。
老爸以前在场镇上租了个铺子,为客人缝缝补补,挣点零花钱。
在谢成云上高中那会儿,因为姐弟两人都在上学,家庭拮据,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老爸在五十岁的年级不得不外出到临安打工,一直到他上了大学,这才回家,不再打工。
谢成云的大学学费,几乎都是爷爷出的。
说起来,爷爷可是老革命,地下党员,离休干部,资历很老,在刚解放的时候就曾经担任方坝区委书记多年,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离休,后来是二伯父接班。
老爸这段时间一直不高兴,因为谢成云回到镇政府上班的事情,他觉得儿子不争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