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响,汇报(2/5)
成云更加亲切。之前,他还叫谢成云“小谢”,现在已经和王峰主任一样,亲切的叫他“成云”了。
要知道,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呼,代表了领导对你的认同度和亲疏远近。
整个政府里,除了王书记,就是王峰主任会这么称呼他。
至于林叔,他只是普通干部,意义完全不一样。
“书记,其实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但什么事情要想百分之百成功,没有一点风险,这是不可能的。书记,说一句冒昧的话,我认为,如果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我们方坝镇要想发展起来,再过十年估计也够呛。”谢成云语气平缓的说道。
这本来就是前世的既成事实。
“我知道。现在大家一是担心,政府作保,要是失败了,那不是把我们政府拉下水了嘛。第二,一旦失败,那带头的几个估计就会倾家荡产。第三,销路问题。只靠我们镇上的这点人,根本无法消化。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养了至少一头猪,鸡鸭更不用说了,村民的需求更不大。”书记分析着其中的得失。
“书记担心得是。我认为,我们可以几条腿走路,同时进行。首先书记和镇长可以向县里寻求政策和财政支持,这样也减少农户和镇里的风险和压力。其次,镇里可以派人出去,到县里与市里的农贸市场接洽,寻求稳定安全的出货渠道。反正即使我们要搞,也要大半年一年才会出货,这个时间段,我们的人员就可以先达成意向协议。”谢成云分析道,“另外,先找几家愿意承头的村民,最初可以让他们与一些村民形成合作社模式。”
“额,合作社模式?”
“是这样的,书记。现在很多村民家里都养了数量不等的鸡鸭、生猪。承头的这几家可以与附近的一些村民达成协议,一些养殖任务由这些村民负责,当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可以收拢起来,然后统一价格输送出去。交易成功之后,按比例分成。这样大家的风险就小了很多。”谢成云继续分析。
“在此过程中,这几个承头的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逐渐增加自己养殖的规模,然后就逐渐形成了规模化效应,转变成养殖大户。”
“另外书记,镇里在挑选养殖户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担当、有场地、适合养殖的。村里可以将一些山头承包给这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