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暗度陈仓,察觉(2/4)
住宿,将调查到的资料存放在招待所提供的保险箱里。
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八年,很多资料非常凌乱,还有一些当事人甚至离开了人世,材料收集起来也存在一定难度,还担心打草惊蛇,资料也需要进行整理。
就在第三天下午,齐宝田突然打来电话,语气有点紧张。
“处长,我们的调查可能被察觉了!”
“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暗中找水泥厂的一些当事人了解情况,可能有人走漏了风声。下午,我们就发现周围出现了不明人物在盯梢。”
“宝田,这样,你们马上返回招待所,安全第一。另外,把邓建学和那个老财务一起带上。”谢成云吩咐。
这种暗中调查最怕打草惊蛇引起对方的警觉,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要防止对方狗急跳墙采取不择手段的做法,危及调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种情况,尤其在纪委人员办案过程中屡见不鲜,甚至还因为被调查方铤而走险牺牲了生命。
当天下午,谢成云和姚主任就返回了县城。而陶望东小组继续按照计划开展调研。
县委招待所,谢成云单独听取了齐宝田的汇报。
“处长,前两天我们的调查还非常顺利。可是今天上午开始,随着我们接触了一些水泥厂的老人之后,就发现身边出现了不明人物,他们还轮流对我们的行动进行盯梢。”齐宝田面色严肃。
“看来确实是引起了他们的警觉。”谢成云了然。
诚县政协副主席杨人林的儿子杨建可是与诚县当地的黑道有勾连的,之前谢成云就与其发生过冲突。作为其父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杨建在水银镇有一定的影响是想当然的,那些盯梢的人可能就是当地的混子,但是否受到了杨建的指使尚待商榷。
齐宝田三人都不是本地人,贸贸然出现在水银镇,还待了三天,四处活动,虽然他们自以为隐蔽,但口音、装束等与本地人大相径庭,半天一天可能不会引发关注,但两三天还出现在那里,这就不同寻常了。
当地的一些势力,包括派出所或者混混等对他们进行关注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尤其是他们询问的又是水泥厂的一些老人,在有心人眼里,引起他们的警觉就是理所当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