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5章:国之硕鼠,宗室贵戚能动否?(3/6)
包拯已能预测到,他若提出建设南郊市集之策,朝堂大部分官员都会立马反驳。
因为,此举损害了无数宗室贵戚、达官富商的利益。
论汴京城最易赚钱的人。
其一,是相国寺那些脑满肠肥的和尚们;其二,便是汴京城内的宗室贵戚。
赵祯不能生,子嗣凋零。
但赵家的宗室贵戚们却贼能生,且都在汴京城居住。
依照太祖命令,宗室贵族与官僚皆不允许经商。
但现在,此命令已经化为了空气。
官僚还不敢逾越。
但宗室贵戚们已成为汴京城经商的主力。
犯下过错,普通百姓可能会倾家荡产,重则流配甚至于身首异处,但是他们多为降官罚铜了事。
而经商,便成为了他们最喜欢的赛道。
这个行业,他们根据自己的特权,很快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一言以蔽之,此策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汴京城的宗室贵戚。
在汴京城内,只要是叫得上名字、生意红火的店铺,基本都是宗室贵族在后面做东家。
他们敢如此猖狂。
一方面是拥有宗室特权,想要赚钱非常容易。
另一方面,则是因很多宗室子弟,渐出五服,受到朝廷的恩宠正在衰减,为了子孙后代,他们不得不使劲敛财。
敛财的最好方式,便是经商。
赵祯对宗室贵族不给实权官职,但待遇却甚是厚重。
比如,汝南郡王赵允让。
每月可得钱400贯,每年两季各得绡100匹,小绫30匹,大绫20匹。春季又有罗10匹,冬季又有棉五百两。
此俸禄,足够让赵允让潇洒度日了,但其为了子孙后代,依旧在拼命敛财。
不是在敛财的路上,便是在生孩子的路上。
赵祯对此事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这些人不造反,他都能接受。
这些宗室贵族们,已经快被皇帝养成国之硕鼠了。
苏良看向包拯,笑着说道:“此策利国利民,但最大的阻碍就是那群宗室贵族,他们可远比朝堂的相公们豪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