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4章:回河的诱惑,保守派苏良和欧阳修(4/5)
资巨大。
正如欧阳修所言,以三十万人之众,开一千余里之长河,至少也要一两年。
如此开销,朝廷确实有些承不住。
就在这时,夏竦开始出来作妖了。
他上奏称欧阳修与苏良反对回河之策,乃是因与贾昌朝有仇怨。
至于回河经费,他还亲自算了算,认为是远远少于与辽国打仗产生的军费的。
一时间,赵祯又心动了。
朝会日。
除了苏良和欧阳修反对回河,其他臣子不是赞同,便是沉默。
苏良和欧阳修二人,以二抵众,与夏竦等人吵得不可开交。
但论辩完毕后,苏良发现,他和欧阳修除了有一个“费用甚高”的点外,根本拿不出太多观点。
朝堂上的官员全都支持回河之策。
甚至吴育、张方平还站出来劝苏良和欧阳修,要相信人定胜天,要相信事在人为,要有革故鼎新的态度……
一时间,苏良觉得朝堂上下,就他与欧阳修是保守派,畏畏缩缩,不敢逆天命而为。
此外,因苏良和欧阳修并不以擅治水利著称。
一些官员都觉得他们是在针对贾昌朝,借机报复,就连赵祯都将他们的奏疏留中不发了。
赵祯犹豫不决的唯一原因,只剩下:费用太高。
就在这时。
掌管黄河河堤工料事务的河渠司主官李仲昌,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他认为,可塞横陇、商胡二口,引大河水至六塔河,对大河分水,而后再引入横陇河道。
六塔河,乃是一条宽约五十步的河流。
此策一出,立即引得了许多官员支持。
其一,此策保证了黄河东流,黄河依旧是御辽的天然屏障。
其二,此策省钱。疏通六塔河要比开拓京东故道省钱多了,若以后国库充足,可再考虑回河京东故道。
赵祯也甚是欣喜,认为此策可行。
而这时,欧阳修再次站了出来。
他对六塔河也有所了解,直接道:六塔河宽仅五十步,欲以五十步之狭,容大河之水,甚是可笑。”
此举更容易引发黄河决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