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9章:苏良返京,赵祯欲打造士大夫官员标杆!(3/7)
除主管一些事务外,更重要的任务便是监察当地官员。
像转运使,主管当地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乃是手握大权的美差。
……
王尧臣的建议直接被赵祯忽略。
这位三司使明显打得是让苏良为三司挣钱的主意,赵祯不觉得这是苏良所长。
另外两方,表达的意思也很明显。
留京或外放。
喜苏良者欲让其留京。
恶或惧苏良者则想让其离京外放。
赵祯听了众人的意见后,想了想后,说道:“苏景明还是留在朕的跟前好,他在朝堂发挥出的作用远远大于地方。”
“中书拟诏,擢升苏景明为侍御史兼知杂事,其他赏赐依照职衔两倍给。至于高若讷,今年以来多次染病,给他一个馆阁之职养老吧!”
“臣遵命!”陈执中代表中书拱手。
陈执中当下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赵祯又道:“苏景明将会在六月二十九日午时左右抵达汴京城。到时,朝堂百官在宣德门前站迎,另外告知城内百姓,让他们自发地夹道欢迎,开封府维持好秩序,莫引起推搡踩踏!”
曹护隶属汴京士兵,将苏良的行踪明细全都汇报给了赵祯。
所以,赵祯比苏良都清楚苏良的返城时间。
“啊?”
此话一出,相公们都有些傻眼。
令朝堂百官在宣德门前站迎!令全城百姓夹道欢迎!
莫说当朝。
整个大宋都没有官员享受过此等待遇。
陈执中率先站了出来。
“官家,这……这有些不合礼制吧!苏景明虽然扬我朝国威,但毕竟没有拓边半分,宽夫平定贝州之乱时,也没有享受过此等待遇啊!”
紧接着,夏竦也站了出来。
“官家,苏景明尚不足三旬,朝廷如此宠溺他,对他未来的仕途没有任何好处,升职赏赐已足矣,怎还令百官与全城百姓相迎?实属不妥!”
吴育、张方平、文彦博、王尧臣四人都没有说话。
他们觉得苏良担得起此等待遇,但若不如此高调亦然没问题。
他们在等待赵祯的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