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打破舆论霸权的报纸产业!(1/4)
离石的目光紧紧地定格在眼前的奏折之上,眉头不自觉地拧成了一个疙瘩。
奏折里详细阐述着国内推行工业化进程的种种设想与规划,然而,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在真正实行工业化的这条艰难道路上,所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远比这纸上轻飘飘的文字要血腥和残酷得多。
工业化意味着对传统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冲击,社会阶层重新划分,天下人的地位重新定位,各阶层的权力重新确立。那些守旧的势力,他们靠着旧有的模式生存,视工业化如洪水猛兽,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阻挠。
他们可能会煽动百姓闹事,破坏新建的工厂和机器;也可能会在朝堂之上联合起来,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弹劾支持工业化的官员,甚至可能出现暗杀,从肉体消灭上破坏工业化进程,企图刺激大秦帝国采取激烈手段进行镇压,从根子上阻挠工业化。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利益、权力的重新分配会引发无数的明争暗斗,说不定还会有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引起流血冲突激起社会整体对抗。
离石不禁暗自思忖,如果自己一直待在国内,亲自去推动这一切,那么所有的问题和矛盾最终都会集中到他这个皇帝身上。
就好比是一座活火山,所有的压力和怒火都会朝着他喷发。哪怕只是杀一个人,那些心怀叵测的有心人也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将这件事无限放大,将小事情、个例渲染成大规模的群体事件。
他们会在民间四处散布谣言,添油加醋地描述他的“恶行”。到那时,民间可能就会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秦皇残虐无道,肆意残害天下百姓。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到了历史的长河中。
遥想当年,始皇帝不过是坑杀了几百个腐儒和方士,就被后世宣扬成了千古第一暴君,那些文人墨客的笔下,始皇帝仿佛成了十恶不赦的恶魔。
可再看看汉朝,汉武帝时期发生的一次诬蛊之案,诛杀的人数多达数万,却鲜有人敢说汉武帝的坏话。这其中的差别,实在是耐人寻味。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离石总结出了三条应对之策。
首先,他必须活得久。在这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舆论漩涡中,时间是最好的武器。那些喜欢说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