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盐铁专卖(1/5)
“长平,户厅的事情可以让魏江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农业生产要抓好”杨竞让众人散了,只留下吴晋、曾泰和钱峰。
“钱大人,现在襄平郡市面上的食盐是怎么卖的?价值几何?”杨竞问钱峰
“回千岁,襄平郡临海,市面的上的盐主要是盘山县海盐场生产的,有产盐八大户,他们生产、销售。官价20文1斤。但实际上八大盐商都是按100文1斤卖的。”钱峰原来是分管经济的同知,对这些经济情况很熟悉。
“如何抽税?”杨竞又问
“实行盐引制度,八大户家每家5万斤盐的配额,共40万斤,每斤抽5文,盐税共200万文,折银2000两”
“盐价超过官价5倍了,官府也不管?”吴晋插了一句
“左参政大人,下官也想管,可力有不逮。这八大盐商,有三家是乔庸大人的亲戚,剩余五家也和乔大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钱峰苦笑到
“也就是说,40万斤盐,每斤100文,扣除本钱5文、税5文,每斤利润90文,40万斤盐的利润是3600万文,折银3万6000两,才纳税2000两?就有些荒唐吧”曾泰不可思议的说
“是的大人,下官也觉得荒唐。襄平郡一年的税银8300两,其中商税2500两、盐税2000两,丁税3800两,田赋粮食3200石”钱峰苦笑的说
(丁税,也叫丁钱,按丁口计征的税种征税对象是男丁,其性质是以钱代役。成丁年龄,汉时为23岁至56岁;晋时则规定16岁以上至60岁为成丁,隋初以18岁为成丁之年;唐初则21岁为成丁。丁赋到明时,一条鞭法改革中被并人田赋一同折银征收,但丁银与田赋分为两个税目。清摊丁入地法则将丁银正式并入田赋,按田亩征收)
襄平郡有成年男丁不到8万,每人每年的丁税是50文,全年丁税380万文,折银3800两。
“李德全,去取些市面的盐。”李德全的动作很快,一会就拿了些盐过来。看着罐子的里粗盐,杨竞一言不发,许久,突然说“长平、曾大人,你们看这食盐眼熟不?”
吴晋和曾泰面面相觑,食盐有什么不同么?两人仔细看罐子里的盐,吴晋还拿起来尝尝,没觉得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